头太重要了。
首先来看看头字,本来是一个“豆”加一个“页”字,为什么头要用豆来表示,右边是个页,页下面的是个人,就是在上面的意思,如衣领的领,凡是有“页”字的很多词都跟上半身和头脑有关系。所以页本来就代表头,而豆呢,是把豆角豆瓣打开,里面是一颗一颗的,是同父同母,下面有很多的豆豆,一胎生了很多个,就叫豆。本来这个头,这个豆加页是在很久前的人文始祖生了九个儿子,分到九州就是九个首领,就叫九个头。
头一开始就代表是首领,代表最重要的意思,或者说头代表金字塔的顶端,是权力的最尖端。头脑总是在一起讲,其实头和脑并不是一回事,脑左边是个月,月其实就是肉,其他的脏腑,脾,肺,胆,肝,大肠,小肠,膀胱,胞宫都有一个月字,月字其实就是肉,人身这么多器官里面、脏腑里面,除了心脏没有月字旁,就是没有肉,突出它独一无二的地位。
脑在中医里面叫奇恒之腑,是一个腑,但和我们讲的六腑有所不同。是一种物质,是头颅骨架内里面的东西,脑是中医时讲的一个腑,脑是人的元神所拘之处,脑为髓海,装的是髓,是人身上非常重要的东西,是人的元神之腑,藏着最根本的东西,精气神,神是最上一层的东西。
脑主思人的意识,你的记忆,你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你的所有的情感,主情感,主你的听觉,味觉,思维。
脑是感觉器官,你的触觉,痛,都是由脑来主宰。很多人的脑梗、脑出血,中风以后半身瘫痪,或者说运动障碍或者说知觉障碍都是和脑有密切关系。
今天来探讨一下既然头脑和人的身上的各个部位的器官有联系,常见的头部疾病有:有头痛,头晕,头麻木,头胀,这四种头痛怎么实战地来处理。
按现在来分有很多种类型:
血管性的头痛,神经性的头脑,内分泌女性围绝经期间导致的头痛,肿瘤压迫导致的头痛,受了伤撞击性的头痛,创伤导致的头痛,陈旧性的头痛,有炎症有水肿压迫导致的疼痛,有很多很多的类型。讲一讲中医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
首先,我们中医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刚刚讲了头脑的生理功能,它主宰人的生命活动,主宰人的意识,主宰人的感觉,这三个功能非常重要。再要讲到它的病理时,必须要了解2点:
1.头为诸阳之汇,人身上在手三阳,足三阳这十二条阳经都会在脑上汇聚,都要在头上聚集。天气很冷,但头上不需要包裹的很紧,头也不怕冷,因为头上是阳气非常旺盛的地方,十二条阳经聚集的地方。
临床上的火神派,一个人的思维下降,老是说元神亏虚,上焦的阳气不够,其实真正亏虚到这个地步,临床上很少并不多见,如果十二条阳经都真正亏虚以后,你的手脚早已冰的不成样子了,当你的手脚还不是冰的时候,压根不用考虑你头上阳气不够的问题。
2.头的位置
高巅之上,唯风可达
高巅之上,唯风可达
高巅之上,唯风可达
头的位置很高,在人的身上最高的位置,只有风可以吹到上面去。
现在很多人头晕头痛,医生和病人都养成了习惯,动不动开和吃天麻丸。
天麻的草也叫定风草,它有个特点,无风自摇,有风不动,,,当你的真正的你的头脑有风的时候,有内风、特别是驱内风的时候,阴虚生风,血虚生风,可以用天麻,它可以定风和驱风,但是当你没有风的时候不用天麻,受了外感寒邪或者风热感冒,吃了天麻,只会越吃越厉害。
多次讲过经络的循行问题,头上的问题一定要按经脉探讨。
1.前额头痛又叫阳明头痛,因为足阳明胃经从这里经过。阳明经有问题时导致的头痛出现在前额。
2.少阳头痛,少阳经不通,少阳经经俞不利导致的头痛的时候在头两侧。
3.太阳头痛,因为膀胱经从这里出,后脑勺不舒服的时候。
4.厥阴头痛:基本就在头顶,比如很多女性月子里受了寒,就是头顶痛的厉害。
5.太阴头痛,太阴湿土,湿主重浊,就是头重如裹,感觉头被什么东西包裹一样。
6.少阴头痛:足少阴肾经有病变导致的头痛,满头都痛,具体说不上来哪里痛。
头痛是一个方面,头晕也是一样的,头部麻木,必须分清六经的部位,头部的麻位在前侧,两边,后侧,头顶,还是整个头都麻木呢,这处理的方法都不一样,必须要分清。
头痛中医辩证:头痛是外感还是内伤,邪气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正气不足导致的,是感冒引起的头痛,还是你平常就经常头痛,气血亏虚导致的头痛,瘀血头痛,处理起来都是不一样的,待会稍稍会讲几个方药:
干货:
所以中医很有意思,必须要辩证,但是又不一定每次都要辩证,要找一定的规律,但是当规律找不到的话,道家有个非常好的针法,只要是头痛,不论是厥阴头痛,太阳头痛,少阴头痛,太阴头痛,阳明头痛,还是新旧头痛,陈旧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水肿压迫性头痛都有效的三个穴位:一个是灵骨穴,握拳,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个凹陷,灵骨要透重(chong二声)仙穴,针尖朝重仙穴。第二个穴位是耳上穴,在降压沟下面内侧的三分之一处,针尖朝下斜刺;第三个穴位是百会穴,在两个耳尖连线的中点,针尖朝疼痛的部位刺,前额头痛,针尖朝前;后脑勺痛,针尖朝后;右边头痛针尖朝右,左边头痛针尖朝左。西北角痛、左前方痛,针尖朝痛的地方,只要扎进去就有效。(按摩这三个穴也有效但是没这么快,效果没有针刺好)
重仙穴的位置:手掌于大拇指骨
与食指之间,与手背灵骨穴相通。
另外,我们有四种穴,头脑上的疾病,按摩列缺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效果远远不及灵骨穴,耳上穴和百会穴。
列缺穴,就是双手的虎口相对,一只手的食指搭到桡骨尽头处有个凹陷的地方。头胀痛、头麻木,重刺激此穴,就会有效。
快速止咳:拔罐,刮痧,针刺都没有用的时候,用张宝洵的剧烈止咳方法,在列缺上端找痛点,揉开,越痛的地方你慢慢揉开它,就会不痛了,也就不咳了。
不需要辩证的情况下:
不管什么头痛都可以使用:
左右交叉取穴,右边头痛,取左边的灵骨穴,左边的列缺穴、左边的耳上穴。不咳嗽你这个地方也痛,证明肺功能不好。
左边头痛,取右边的灵骨穴,右边的列缺穴,右边的耳上穴。
生活中常用的止头痛的方法:
老祖宗的方法:
1.左侧头痛,把白萝卜汁滴到右边的鼻孔里。
2.右侧头痛,把白萝卜汁滴到左边的鼻孔里。
3.中耳炎,不管急性还是慢性的,哪怕你是耳朵穿孔的,用新鲜的虎耳草,用胡萝卜和白萝卜各一半搅汁,用棉签沾汁滴到耳朵里。柴胡桂枝汤加减治中耳炎,柴胡桂枝汤加点石菖蒲,有热象加龙胆草汁。
4.顽固性的偏头痛,肯定有效的方法,用农村的黄牛的脑髓,放上30g的白芷,30g的川芎,加上黄酒煮不加水一起炖,效果非常好。老祖宗讲:不喝醉没有效果。只喝酒,必须要喝醉,脑髓、白芷和川芎不吃,偏头痛才会好。酒量的多少要根据牛脑髓的多少来决定。
5.顽固性的月子头顶痛,白凤仙花(不论年龄大小,最好要年龄大的)连根拔起8克(8株)加黄酒来煮,煮好后喝酒,要多喝几次,喝到头脑发胀,不要求喝醉,微微醉就好。中医的不传之秘在量,不同于西医的标准,而中医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量。
凡是有夜来香的地方就会引来蛇,不要种。
6.受了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针刺不会的情况下,怕冷,舌质淡红,苔薄白,清鼻涕,清痰,才适用于用新鲜的葱,靠近葱白的那个部位的葱管,气味更浓烈,掰开塞到鼻子里就有效。不适用于风热暑湿感冒。
7.太阳穴头痛(两侧头痛),治疗方法,非常有效,外敷,放蓖麻籽,香油,新鲜茭头(薤白XIEBAI),捣碎放在香油里面泡15分钟后贴敷。
毛泽东的白内障就是用金针拨翳的疗法治好的,或用九龙川草药,在浙江和江西,湖南用的最多,剁碎吐口水到里面,用的时候画道符,沾敷太阳穴患处,泡破后白内障就好,但是草药的腐蚀性太大,是中医的发泡疗法,会留疤。
8.血管性头痛,血管狭窄,跳着疼,头都快胀裂了,头胀的不行,痉挛,这个时候如何快速缓解(三种方法优秀方法如下):
(1)在十宣,耳尖放血;
(2)马上把双手双脚慢慢放在热水里泡着,四肢的血液循环快,脑里的血压流速降低了,血管就扩张了,血压就会降下来了,就不会发生脑出血,脑破裂,平时可以用此法预防。每天手脚热水泡上半个小时。
(3)在你的后脑勺、颈椎处刮痧,从上往下刮,效果也很快,当你头脑很胀时,或者慢慢地扶着颈动脉,从上往下,不要用力,力量越轻越好,不需要揉和按,(如果揉和按越脑胀)心里想着往下降,慢慢地抚着,就会降下来了。
9.后脑勺疼痛,刮痧效果也很好,可以大椎肺俞拔罐。
10.外伤导致的疼痛,必须艾灸。
11.脑部的肿瘤压迫的疼痛,用针刺灵骨穴、耳上穴和百会穴可以缓解,但是也要面对现实,能治好就是能治好,治不好就是治不好。
12.前额头痛,在内庭穴上扎两针,这个需要辩证。
风是不单独制病的,要么伴随着有风寒,风湿,风燥,风热。只有内风会制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同样的风,正气内存的人会觉得风很舒服,正气亏虚的人会觉得风嗖嗖的。
在不同地方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不同温度下的风导致的头痛是不一样的,要辩证的来看。
风热导致的头痛,放血泄热,就好了。
中医辩证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和风热引起的头痛的治疗方法:
辩证用药的治疗(三皮的个人经验):
一、外感引起的头痛有:
1.阳明经头痛(前额头痛):
主药:葛根、白芷,不管风寒风热都可以加
风寒,表现为流清涕,咳清痰,恶寒,主药加麻黄、川芎。
风热,表现为嘴里有点苦,不怕冷,苔稍薄黄,舌质稍微红,主药加银花、连翘各10-15克,无伴有发热时,菊花(清头目风热的)可以代替银花,而当伴有发热时,菊花不可替代银花。
2.少阳头痛(头两侧头痛):
判断是外感引起,用药是小柴胡汤原方。
柴胡,黄芩,党参,大枣,生姜,法夏,甘草
女性月经期间去掉大枣。这个时候不需要加药,就用原方,效果好得很。
3.后脑勺头痛:刮痧效果也很好,可以大椎肺俞拔罐。
主药:羌活、防风、川芎、葛根(用于项背强痉颈)
风寒:主药加麻黄、独活
风热:主药加白薇(清热)一味即可。
二、内伤引起的头痛
首先要分阴阳,要分清是阳虚头痛、阴虚头痛、气滞性的头痛、血瘀头痛、还有阴虚血虚就会生风,顽痰头痛(百病都由痰作祟)
1.阳虚头痛:舌质淡,苔白,四肢冰冷,凡是头痛川芎少不了。
当归四逆汤,重用细辛(30克-60克),细辛通窍通脑。
细辛:小孩用量5-10克,10岁以上的用量15克,20岁以上30克起,成人用量30克起。
当归20-30克,桂枝15-20克,白芍30克(才能止痛),
细辛30-60克,通草5克,炙甘草5-10克,大枣5-10枚。
当归四逆汤再加川芎就可以了。
2.阴虚头痛头晕:六味地黄丸。
熟地40g,山药20g,山茱萸20g,丹皮15g,泽泻15g
茯苓15g,再加仙鹤草30g,红景天30g,效果好。
3.气滞性的头痛:胀,感觉串,生气时加重。
柴胡疏肝散。
柴胡20-30g(如果用10-15g没有任何作用),白芍30g
枳壳30g,炙甘草15g,再加点地龙(蚯蚓)10g
4.瘀血头痛:用通窍活血汤,因现在的临床上没有麝香,取那个意就行,可以用血府逐瘀汤代替。原方剂量用的不大,所以三皮老师用量也不大。
当归10g,生地12g,白芍10g,红花10g,赤芍10g,桃仁10g,枳壳10g,川牛膝20g,炙甘草5g,稍微加点虫药,水蛭也就是蚂蟥5-10g,经济条件好的可以用10g,经济条件差的可用5g。
5.气血不足引起的头痛:朱丹溪的清中益气汤,可以用补中益气汤代替,适用于浑身乏力,肉松,头晕,虚胖走路气喘,胖子居多。
补中益气汤
川芎15-30g,细辛10-15g(细辛在这里用量不需要太大,药性太烈,起引药上行的作用),蔓荆子10-15g,炙黄芪60-90g(糖尿病人则用生黄芪),党参15-20g,白术15-30g(大便干用生白术,大便不干用炒白术),生麻3-5g,柴胡6-10g,当归10g,陈皮10g,炙甘草5-10g,仙鹤草60-90g
6.风痰头痛、痰湿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法半夏15-20g,炒白术15-20g,天麻30-60g,陈皮(无橘红)15-20g,大枣10枚,生姜8-10片,炙甘草5g
顽固的一定要加全蝎,蜈蚣一条,水蛭5-10g才能好。
7.失眠性的头痛:需要辩证。是气血不能濡养,脑窍导致的头痛;还是肝阳上亢导致的;是和人生气导致的;还是老年人长期失眠性的疼痛,治疗方式肯定都不一样。
首先要判断阴虚阳虚,失眠加点合欢皮,钩藤,夜交藤。
阴虚,阴血不足的加,柏子仁,郁李仁
看两手脉中变化,左手脉大,加夏枯草
右手脉大,加法夏
左右手都脉大,夏枯草,法夏一起用,左手脉大除夏枯草、法夏外再加珍珠母,龙骨,牡蛎,龙齿,代赭石,重症浅阳;浅阳不下去的,加龟板,鳖甲,砂仁,黄柏。这个用药就复杂些,要看脉。
阴阳逆从,首先要辨阴阳,才能用好药。
8.神经性的头痛:无法辩证,很棘手。临床上治疗特别难治,非常难辩证,除了神经性的头痛,临床上80-90%的头痛都可以治疗。
9.美尼尔式综合症引起的头晕头痛,秘方如下:用独活30(孩子30克)-60克(成人60克),一次性煮好六颗鸡蛋,放冰箱,连续吃六天,一天一个,吃的时候热一下,早上吃,连续吃18天。效果特别好。
用独活30(孩子30克)-60克(成人60克)加臭茉莉的根一起煮鸡蛋,一起用效果更好。
总结:阴阳逆从,首先要辨阴阳,才能用好药。头为诸阳之汇,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就会出现问题,当身体负能量多的时候,就要从内心去寻找。多读清静经。
年5月10日星期三下午14时30分易直播视频录音整理
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