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起“守村人”,现在的大城市里已经很少能看到他们的踪影了,不过在相对落后的农村还是非常普遍的。那么,守村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王宝强的“封神之作”——《hello!树先生》中的树先生便是一个典型的“守村人”形象。相信许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感触良多,一种压抑感荡入心头。
守村人心地善良、有点傻,甚至带着一丝疯癫,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大小事情,都会主动去帮忙,也不会要求报酬,只是简单的要口饭吃,按理来说,这样的人是应该被得到尊重且善待的,可大家对他的态度却总是带有排斥与歧视。
01
笔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此深有体会,虽然他们没有做过任何坏事,但每家每户的大人都会教导小孩不要搭理他,原因也简单,说他脑子不正常,带有疯病,不要被带坏了。
当然,农村人有着“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无论对谁,表面上都是非常和气的,至于守村人,他们大多会捡好听的话讲,实际上就是一种挖苦与戏弄。虽然是一种挖苦,守村人却并不在乎,对谁都是傻笑,这也就让人们越发的喜欢戏弄他。
守村人的脑子有毛病,大多时候出现都是孤单一人,家中似乎也就只有他一个人,而他每天的事情似乎就是在村里游荡,从不干正经事,大家都看不起这样的人,这也注定了大多数守村人孤独终老的命运。
在古时候,守村人非常普遍,基本上每个村都有这样的人,引起了大家的饭后余谈,也就有了守村人的传说:每个地方都有城隍庙,管辖每个地区的小鬼,可是有些小鬼逃出掌控,危害世人,为了给村子消灾挡难,于是城隍爷派守村人来人间进行苦修,人物设定都是五弊三缺,五弊“鳏、寡、孤、独、残”,三缺“缺钱、少命、无权”。
02
当然,这是民间杜撰的故事,不可全信,但守村人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众所周知,每个人是父母婚姻爱情的结晶,同为怀胎十月下地,差距为何这么大?笔者结合农村生活的经历,总结了以下4点。
其一,近亲婚配。大家对生物学有所了解的话应该知道,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能结婚,否则生出来的小孩大多会携带一些先天疾病、或者夭折等现象,即使没有这些症状,也必然体弱多病。
古时候的人们接受且允许近亲结婚,举个明显的例子,古代皇室成员吕雉为了保障血统的纯正和家族优良,逼迫汉惠帝与他的外甥女结为夫妻。因此,古时候守村人数量颇多,虽然现在的我们早已经禁止了这种制度,但依然有近亲结婚的例子,甚至有人打着亲上加亲的幌子,以致于悲剧再次产生。
其二,农村的医疗器械落后,导致孩子的抵抗力没有大人的成熟,很容易出现头痛发烧等症状,不及时得到治疗的话很容易被烧坏脑子,造成痴呆的后果。
对于这样的现象,曾做出过相应的措施,在许多地方都建立了乡村卫生所,但封建迷信一直都残留在一些农村老人心中,生病后不及时找医生治疗,反而去信弄神佛,最后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其三,受教育程度低。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智慧的源泉,知识可以使人明智,陶冶人们的灵魂。
例如,树先生与正常人相差无几,他却活成了一个异类,要能力没能力、要才能没才能,在面对别人的欺压时扑通一下就跪下了,他并非是真正的傻子,什么都懂,但长期的被人欺压已经让他无法再挣脱出来,从而降低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变成“守村人”。
其四,人最大的缺点“懒惰”。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不怕人穷,就怕志短,懒惰成性的人永远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顾自己活得肆意潇洒。这样的人是最被看不起的,众人也最喜欢欺负这种人,因为他们连自尊都可以放下,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话语嘲讽。
结语
“守村人”让人厌恶,有手有脚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但却有人羡慕守村人的洒脱,不用在意世俗的一切。人生在于选择,可能守村人什么都明白,只是他自己已经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完美的诠释了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笔者还是认为尊重每个人是我们无法拒绝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