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院脑病科专家马云枝提醒:头痛只是症状,疾病可能在肝、在肾,可能是阳虚,也可能是阳亢,只有针对病因和病症,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头痛”确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为什么呢?第一,很多疾病的症状中都能找到它,感冒发烧头痛,血压高了头痛;第二,头痛的体征少、症状多,很多患者除了头痛没有其他症状,但头痛的痛法不同:跳痛、重压痛、紧箍痛、胀痛、刺痛,等等。因此,诊断的难度也大,治疗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头痛绵延多年,久治不愈,河南中医院脑病科专家马云枝认为,这是因为有些没有找到病因,有些则对症治疗没有选对药。
1老人头痛因阳虚,需要补肾老刘家住新郑,来就诊的时候已经是82岁高龄,据他说,他血压一直不高,但头痛的毛病已经有很多年了,他的症状很特别,是“凉痛”,就是头痛的时候有一丝丝凉气渗入头皮的感觉,而且疼痛剧烈,发作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为此老刘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他也变得越来越烦躁。
马云枝首先推测,老刘阳气不足,因为这是八旬老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她在问诊中验证了这一点:老刘有怕冷、怕热、尿频、小便清长等阳气不足的症状。于是,马云枝给他用“上病治下法”,用“肾气汤”加减来调整他的肾阳不足,针对他“凉”的症状,用温理药调理。
治疗一段时间后,老刘舌苔不黄、心不烦,头痛持续的时间短了,程度也减轻了。
“我给他用了补益肾气的药,加了除风之要药天麻(中医认为,头痛是有头风),还加了平肝潜阳的谷精草,既对病因,又对病症,见效快,还能除根。”马云枝说。
2更年期女性头痛、失眠,需要养肝王女士是单位的骨干,但47岁就落下了神经性头痛的毛病,每次发作,头痛的位置都不固定,每年体检都显示一切正常,也没有其他症状。
马云枝发现,王女士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老年斑”,于是问她:“你是不是睡眠不好?”王女士立刻说:“是的,不是早醒就是睡不着,经常这样。”
马云枝告诉她,头痛与头晕、失眠是“姐妹病”,三者经常会一起出现,睡眠不好,就会引起代谢紊乱,继而会容易长斑。
马云枝告诉记者,中年女性特别是工作比较烦劳的女性,很容易引动肝风,头痛发作。这种没有固定部位的神经性头痛,多数与情绪有关,特别是王女士这种,说自己现在是“一点就着”的状态,就是阴亏于下、阳亢于上、肝阳上亢的表现。人体水与火是平衡的,如果水火失济,火压不下去,就要消耗更多的水,所以我们需要采用“滋水涵木”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来滋补亏虚,另一方面,对于这种特别爱发火的患者,要用“镇潜法”,更具体一点说,就是“重镇潜阳止痛法”,把阳气、火气潜到水底,也就是压住火,止住痛,然后再慢慢滋阴,滋肾水以养肝木,标本兼治。
3产后头痛,要气血双补近来,马云枝的门诊遇到了越来越多产后头痛的女性。“我生完第二个孩子开始,头痛绵绵,特别是劳累以后或者阴雨天会加重。”一场秋雨过后,一位患者来就诊。
马云枝说,我们把产后头痛称为“产后风”或“头风”,一般是气虚、血虚、血淤引起的,现在高龄产妇多了,高龄本来就已经气血亏虚,身体底子薄,再加上生产会加重血虚,有些产后又失于调养、睡眠不足等,头痛的毛病就落下了。另外,做流产的多了,反复流产也会加重血虚,这类患者往往会有倦怠乏力、头晕头痛(贫血症状)、面无血色、舌苔白等表现,对于这样的患者,马云枝采用的是“养血除风止痛法”,比如血虚生火的患者,用“四物汤”加减,血淤的患者,用“桃仁四物汤”加减,对于贫血严重的女性,用补气养血的“归脾汤”,只要根据症状找到病因,调理一段时间,气血补上去了,头痛就会消失。
4年轻人 平时爱头痛 突然加重要警惕不久前,马云枝的门诊送来一个急诊患者,患者只有二十多岁,是一家百货公司的营业员,据送她来的同事讲,她平时就经常说自己头痛,但不是很严重,大家包括她自己在内都没有很在意,今天上班时突然说自己头痛剧烈,像炸裂一样,同医院,据查,是动脉瘤。
马云枝说,她之前也遇到过一个进修的年轻医生,很年轻,有一天正上着班,突然就倒下了,一查,是血管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对于二三十岁就有头痛毛病的人,马云枝建议,如果突然加重,或者疼痛时间延长,或者伴随有眼睛疼、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时一定要特别引起警惕,这可能是急重症。
马云枝说,很多疾病,比如先天的血管畸形、脑瘤、脑脓肿、脑膜炎都会引起头痛,这种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称为“继发性头痛”,包括高血压等慢性病引起的头痛,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要正确且及时,有些危及生命,对患者的警觉性、对医生的经验和水平都是考验。
专家名片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周二、周四下午
诊室:三楼七诊室
马云枝
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名中医,首届河南省名中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河南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还任世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脑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审稿专家等职。
曾任郑州市金水区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
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4项,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中西医结合瘫痪病学》《实用脑卒中康复学》专著10部。
4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第一线,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痴呆、帕金森、头痛、眩晕、癫痫及面瘫等疾病,其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在省内外中西医脑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本期编辑:老岩
觉得有用,请点赞↓↓↓
鏋楅潚闇炰粖骞磋鍙傚姞鐪熶汉绉鐨勬秷鎭垰鏇濆厜鏃?璇ラ」璇剧▼姝h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ㄦ嫙浜庝粖骞存柊瀛︽湡鎺ㄥ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