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说]
透穴法是用一针透多穴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使用本法可扩大刺激面以增强针刺的强度或使针刺感应易于扩散传导。由于用穴多,方法简单疗效好,因此颇为临床医生所喜用。
二、[基本内容]
1、常用针术
(1)、通天针(督脉)
针法: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针感:额颅痛酸胀麻,发凉,留针15-20分钟,起针后头脑清醒眼发亮。
主治:镇痛、镇静解痉清热、可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癫痫、癔病、精神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头晕、美尼尔氏症、高血压、神经性头痛、感冒、脑震荡后遗症等。
(2)、二龙针(膀胱经)
针法:曲差→五处→承光→通天。主治:神经衰弱、癫痫、癔病、精神病、鼻炎、副鼻窦炎。
(3)、穿甲针
针法:天井→清冷渊→消泺。主治:抬肩障碍(肩关节周围炎)、上肢瘫痪、小儿麻痹。
(4)、强心术
针法:大陵→内关→间使→郄门。主治: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虚脱。
(5)、催眠术
针法:神门→阴郄→通里→灵道。主治:失眠、癫痫、精神病、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
(6)、川阳一针-
针法:仆参→昆仑→跗阳→飞扬。主治:偏瘫、腰腿病、癫痫、腹痛、浮肿。
2、其它针术
(1)、通天针对锋刺
针法:前面由上星→百会,后面由强间→百会,二针交锋相对。主治:顽固性头痛、通天针所不能止痛者。
(2)、百会十字刺
针法:前面由前顶→百会,后面由强间→百会,二侧由正营→百会。主治:各种脑病。
(3)、过梁针
针法:以粗针横贯脊柱二侧,相对应之募穴,患者侧卧,胸膝位(腰穿姿势)。
手法:划好标记(内脏病取相应募穴、腿腰痛取肾募、肥大性脊柱炎取相应募穴)。助手以二拇指、食指在穴位上下顺脊柱捏起皮肤,以粗针横穿相对二穴,留针十分钟(露出之针尖下垫以棉球,以免针体倾斜时针尖刺痛皮肤),然后将针推至中心段,使两端露出之针体大至相等。二手持露出针体之两端,用力向外弹拉十余次,退针时先将针尖拉入针孔,以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出针前先以酒精棉球擦拭露出之针体以免感染)。
主治:腰腿痛、肥大性脊柱炎、脊柱骨质增生以及各种内脏病。
(4)、健脾针
针法:治癫痫用直径1毫米粗针,其它用毫针由伏兔进针上透髀关。手法:仰卧,直刺伏兔5分深,再上透髀关。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胃痛、脾肿大、肾炎、下肢麻痹。
[附]透针法之针具规格。
穿梁针:直径2毫米-2.2毫米,长8厘米。
穿甲针:直径1毫米,长14厘米用于清明术,偏瘫。
向属针:直径1-1.2毫米,长15厘米(可用穿甲针代替)。
川阳针:直径1毫米,长24厘米(用于川阳一二三针,追风针)。
3、透针常用治疗组穴
(1)、胃九灵术
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巨阙、中下脘、梁门、强壮、保健(六穴九针)。
(2)、胃溃疡十一术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者加天枢)。胃九灵术、肓俞(共七穴十一针)。-
(3)、云黄十九术
治急慢性肝炎所致的黄疸。巨阙、中下脘、梁门、阴郄、商曲、肓俞(肓俞针后拔罐,拔出黄水)。
(4)、高血压七灵术
治高血压。通天针、神智、三阴交透悬钟、行间透太冲。
三、[临床应用]
1、常用对症穴位
(1)镇痛:
A、头痛:通天针、八字针、通天对锋刺、太阳率谷风池对锋刺、前顶百会强间正营十字刺、曲宾透瞳子髎、印堂、太阳、本神、头维、耳环、耳尖、脑清头窍阻、脑空、风府、风池。
B、胸痛:祛痰术、乳根、期门、章门、京门、大包、膻中、鸠尾、巨阙、肺门。
C、胃痛:穿心针、巨阙、鸠尾、中上脘、足三里、十字刺、强壮、保健、梁门。
D、腰痛:穿梁针、人中、大椎、肾俞、肾募。
E、牙痛:天容透内颊车、上下关、八字针。
(2)解热:通天针、川阳一针、耳尖、耳环、三焦、曲池、大椎、心俞、至阳、委中、涌泉、行间透太冲。
(3)角弓反张:通天针、通冲针、二龙针、天突透颊车、人中、哑门、大椎、长强、心俞、耳环、神智、三阳、四春。
二、疾病的治疗
1、高热:
(1)通天针、神智、耳环、三焦。
(2)通天针、耳尖、曲池丁字刺、合谷、炉底三针。
(3)清脑术
2、呕吐:通天针、神智、鸠尾。
3、美尼尔氏症:通天针、八字针、内关、公孙透涌泉。
4、多梦、梦语(夜游症):通天针、催眠术、脑清。
5、前头痛:
(1)通天针、天护、中关、足临泣。
(2)通天针、临泣透目窗、天灵透山根、八字针。
6、癔病性瘫痪:
(1)通天针、催眠术、保健、行间透太冲。
(2)通天针、神智、强心术、川阳一针。
7、腰扭伤:
人中、大椎、尺关、桡关。
8、牙痛:
上牙痛:八字针、耳根、下关、厉兑。
下牙痛:下关、聤宫、天容透内颊车、太冲透行间。
三、[注意事项]
1、初次接受手法,劝其不要惊恐,并不可随便移动体位。
2、手法必须注意取穴少,手法轻。
3、对肌肉过于紧张坚韧不易进针,刺下多感疼痛,或皮肤十分松弛者,进针时必须格外小心。
4、过饥、过饱、酒后及过度疲劳或某些不能合作的患者不可勉强行针。
5、小儿囟门未闭者,本法当禁用之。
6、孕妇禁用本法。用针的思路
一种手法。一种绝招。是要很多方面知识支持才能使用出来的。比如一些名医在治疗疾病能发挥出相当好效果。可要知道这跟他个人阅历资历。以及多年潜移默化书本理论临床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支持发挥出效果的道理。所以要有火候。而火候是有时间的。不能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当然有名师指导学习之路可加快。但也有具备相关知识才能领悟才行。我是中医出身后学针灸的。这给我良好学习条件。也很倾向整体思维。辨证论治。你有理论是一回事。但是能否运用到病人身上又是一回事。告诉你一些治疗疾病的特效方法当然可以。你只不过分享别人成功喜悦而以。并没有真正进步有些你是使用不了的。如腰背痛。我叫你用委中穴。一针可治愈。但是你运用却说没效果。真正原因我在委中有用手法飞针走气之类。而你还没有相关知识来运用。所以不能使用出效果。“腰痛腿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大都引气探根本。服药寻方枉费金”。
陈年腰腿痛也指一切肌肉痛。患有十多年也只了十多年。却没有效果。应该用风府{惺惺穴}与大都穴来治疗根本,上下取穴才能去除腰腿痛。{可悬灸风府。风池}很安全的。“腿脚有病寻风府”。或风池。“头面之疾寻至阴”。“风痹萎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以上是给你一个良好的思路。也是有效的方法。你真的不要用一次就说没有用。就丢掉。这可是古人智慧经验结晶。只能检讨你自己使用方法和你的思维。内经上下几千年了。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吸收到营养。也很多也理解不了。每个穴位有前因后果的解析运用。并不是有痛就去治。而是要知道是什莫原因导致疼痛。才能用什么穴位。这是用针思路。《灵枢。针十二原》小针之要也要看懂它。什么是上工。什么是下工。正气循行的道路也是邪气循行的道路。针刺的巧妙。在于迟速。所谓迟速就是在针下候到一种感觉。马上进行补泻。针下候什么是气?“谷气来时徐而和。邪气来时紧而疾”。根据病人的病候取“卫气。营气。邪气。”比如在候取邪气到来之时。真能感到邪气冲碰针下而整个针在跳动,一闪而过。此时使用写法。病人百分之七十可感到身体气在流动。。。。不过还是那句话。也要很多方面知识支持才能使用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并不夸张的说。在学习针下感应手指灵敏度时。扎在身上何止针。比学脉诊的脉速还难。因为脉速保持在一定时间。而这种针下感觉是点到为止。一闪而过。似有似无。模模糊糊。虽能言传。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