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Dr.Feng
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咨询专家
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让一个人获得自我学习的能力。而阅读不仅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核心,也是自我教育的良好路径。
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决定了这个个体的学习力。没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无论大人或小孩,听、说、理解能力、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都是难以提高的。
因此,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包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十分重要,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去接触、辨别优质资源。尤其在知识信息爆炸时代,并有能力与伟大的智者心灵对话,去找到自我,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建立自己的心智资源,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这一点,无论是教育界、学术界或是有明察的父母们,早已形成共识。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从小培养阅读习惯,不仅应该,且很有必要。然而,众多父母发现在培养男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方面,遇到比培养女孩更大的困难与挑战。进而在需要男孩完成高年级的写作学业时,感觉更加头疼。
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OECD等智囊政策机构的全球普查都发现,男孩的阅读能力和相关表现均落后于女孩。根据各种科研和普查(包括:NAEP-LTTPISA,PRIRLS等),都证实在阅读理解、词汇量、和写作能力方面的测评分,女孩一直都领先男孩,而且是统计学上以显著差异的距离领先;这个差距也是全球性的,无论国界,包括芬兰这样被公认为教育公平,教学优秀的国家。
有意思的是,受到全球肯定为最平等最优质的芬兰教育体制,其女生领先男生的差异也是全球最大的。
关于男孩和女孩的阅读能力差异原因,有各种研究讨论和学说,包括在幼儿时期的育儿方式,语言交流的量和方式的影响。
比如,女孩接受照顾人的词汇量和词汇类型都大于同龄男孩,甚至同一家庭环境的男孩(比如双胞胎),我十多年前在欧洲大学教授本科生的语言发展(LanguageDevelopment)课程,且研究的项目也是有关大脑的LATERALITY,有太多有趣但海量的数据和材料,只是借一篇文章无法全面展开,我想大家也不想去读N篇学术论文吧。
故在这里,我仅仅将性别差异论中重要观点以及与阅读有关的点滴知识分享一二。
我们今天的能力和行为都是N万年进化而来的,在人类进化历史来看,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和生物性上的分工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仍有角色的区别。
在人类进化初期,男性在部落中的主要角色是从事狩猎、耕种,进攻和保卫家园。因此男孩更多是在行动中学习,是在跟男性长辈的角色和行为传承中学习。由于男性主要从事狩猎活动,因而他们需要培养出一种更具空间—运动知觉能力的大脑。他们需要良好的视觉,但又不需要像负责生儿育女的女性那样具有特别精细敏感的感知和交流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尤其工业革命以后,现代的学校,逐渐把男孩的学习转入标化的室内,坐在教室里进行比较静态的知识性的、记忆性的学习。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男孩与女孩的大脑的结构和化学反应之间的差别至少有一百多处。
比如,男孩与女孩的胼胝体(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纤维素束)体积不同,大脑两半球之间交流的密切程度和方向也大不相同。
女孩的胼胝体能容许左右大脑半球之间进行更多的交叉信息处理,可以同时高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科学家认为这是女孩语词能力与直觉优势的一大原因。而男孩更多地是在同一侧大脑的前后端交流,这有利于空间感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但在多任务表现就差很多。
不仅如此,男孩大脑的血流总量较女孩少15%。这也不利于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学习。
但男孩在长时间专注于单一任务时成绩可以很好,因为深度学习在发挥作用。但如果非常频繁地变换任务,他们的表现就不理想。男孩的大脑若同时接受多项任务的过度刺激,产生的反应是挫折感,结果是没有深度学习。
再如,不同性别,大脑颞叶中的神经连接也不同。女孩在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连接,促进了更多复杂的感知记忆的存储,以及更好的听力,所以女孩对声音的语调特别敏感,这个非常有利于听觉性的学习。
但仅用听听大班讲座的方法进行学习,男孩就可能没有女孩的效果好。而如让男孩参加北京公立看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