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某,女,48岁,干部。
初诊(年10月28日)右侧头痛2个月。右头角疼痛已30多年,并发头眩,每遇气体刺激、精神紧张或声音嘈杂等均能触发。医院神经科摄片检查,诊断为神经性偏头痛,服阿司匹林、四氢帕马丁(罗通定)等止痛片,仅能短期止痛,不能巩固。此次发作已达2个月,右头角疼痛欲裂,双目发黑、畏光,恶心呕吐,头目眩晕,面容消瘦,背部发冷,胃纳不馨,记忆力减退,脉弦细,两尺弱,舌苔薄白、根腻。此素体虚弱,风寒外袭,寒凝血滞,少阳、阳明经气受阻之故。
治拟祛风通络,和营止痛。
太冲(双),足临泣(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合谷(双),中渚(双),百会,风池(双)。
平针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隔10分钟捻转1次。
针后头痛大减。
二诊(年11月1日)右头角有时仍感疼痛,但已减轻,头目眩晕已少,无泛恶现象,胃纳转馨,背部仍感发冷。守上方加膀胱之穴以疏经气、通卫阳。
太冲(双),足临泣(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合谷(双),中渚(双),百会,风池(双),大杼(双)。
平针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隔10分钟捻转1次。
三诊(年11月3日)右头角疼痛基本消失,背部冷感亦瘥,偶有头晕。再守上方。
足临泣(双),太冲(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合谷(双),中渚(双),大杼(双),风池(双),百会。
同上。
五诊(年11月8日)右侧头角疼痛已消失,有时尚感头晕,右目及右额部觉扳紧,胃纳已馨,脉弦滑,舌苔薄白。守上方加减。
太冲(双),地五会(双),光明(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合谷(双),中渚(双),大杼(双),百会,风池(双)。
同上。
后又巩固治疗3次而痊愈。
此例偏头痛患者已发病30多年,西医学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服止痛片仅能暂时止痛。陆氏以经络理论为指导,亦用“上病下取”法,取少阳经中渚、足临泣,阳明经合谷、足三里,手足同名经并用;又取足厥阴经太冲,足太阴经三阴交,以表里相配同治;取风池、百会、大杼随变而调气,以达邪固卫。用穴比较广泛。此许学士广络原野之法,故针治8次而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