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冲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在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癫痫,齿龈肿痛。
天冲穴位置天冲穴位于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
穴位解剖:在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
穴名解析天冲穴,别名:天衢穴。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天衢。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胀散并冲于经穴之外的头之天部。
名解:
(1)“天冲穴”。“天”,天部气血也。“冲”,气血运行为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吸热后胀散并由本穴冲射于天之各部。本穴物质为率谷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传入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冲射于胆经之外的天部,故名“天冲穴”。
(2)“天衢穴”。“天”,天部气血也。“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或树枝交错而出之貌,此指穴内气血向外的输出状态。天衢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向天之各部传输。理同天冲名解。
功效与主治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内输向天之各部。
功能作用:益气补阳。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瘿气、听力减退、癫痫、惊恐、齿龈肿痛等。
作用功效:祛风定惊、清热散结
现代常用于治疗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大等。
穴位配伍配风池穴、目窗穴缓解治疗头痛。
配天突、水突主治瘿气。
实用小窍门用食指指尖垂直向下按揉,有酸、胀感,每天早晚一次。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