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民间特色疗法五握药伤风感冒面神

握药疗法本疗法流传较久,主要取其发汗、消食、祛秽等作用。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载:“握药能发汗,治积聚及老人虚寒便秘,握药又能下积”。现在农村、山区应用较广泛。[基本内容]一、药物的选择与加工1、根据临床病情的不同选择药物,一般多采取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2、药物加工:可将药物加工成适用于手握的形状,如丸药、散剂。也可以取新鲜药物稍加加工,直接握在手内。二、操作方法1、直接将药物握在手中,根据病情需要,掌握用药时间,一般多以手汗微出为度。2、用于婴幼儿,可以将药物用纱布或绷带固定在手心。三、治疗机理本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手中的经络、穴位,取其发汗、消导而收效,加之手掌的温度和湿度,更促进药物的吸收。[临床应用]本疗法主要适用于感冒、小儿消化不良、面神经麻痹等。一、伤风感冒取苍术6克,羌活10克,明矾6克,荆芥9克,共研细末,以生姜汁为丸,握于手心,令微汗出,每日3次。二、面神经麻痹取桂枝9克,麻黄、防己、荆芥各6克,川芎15克,防风12克,附子4克,共为细末,葱白捣泥调和,握于手心,令微汗出,每日1次。三、夹阴伤寒(指感冒患者因行房而使病情加重,出现低热面红或不热面青,小腹绞痛,足冷踡卧,或吐或痢,心下胀满,舌卷囊缩,脉象细微等证)取黄丹21克,明矾24克,胡椒30粒,火硝30克,共研细末,用姜汁或热白酒调和成膏,以搓丸取适量握于的手心。可同时配合敷脐,待微汗出,症状缓解,即可去药。四、血管神经性头痛取羌活、独活、川芎各9克,细辛6克,附子4克,共研细末。同葱白捣泥调和,手握至微汗出,每日2次。五、小儿疳积取大黄9克,牵牛子12克,莱菔子10克,共研碎,纱布包,握于手中。婴儿可用绷带固定。六、恶心呕吐取半夏、陈皮各9克,研为细末,加葱白6克、鲜生姜10克,共捣泥为丸,握于手中。如呕吐不止,可同时用生姜9克煎汤,少量频服。七、阳虚便秘取肉苁蓉15克,硫磺6克,共捣碎,取一半握于手心,一半敷脐。八、遗精取皮硝60克,分放在患者两手掌心内,令患者紧握、直至皮硝完全溶化,每日2次。九、预防传染病取麝香l5克,蒲公英、板蓝根各30克(新鲜者为佳),青蒿、常山、荆芥、防风各9克,共研碎或捣烂,加少量黄酒调和,握于手中,可预防流感、肝炎或腮腺炎、炎症等。[注意事项]1.凡有腐蚀性或对皮肤有过敏的药物,应及时停用,改用其他药物。2.用热水浸泡双手后,再行治疗,可提高疗效。3.上肢瘫疾或麻木、无力手握的患者,不宜应用本疗法;手掌心有溃疡或破损处者禁用。[按语]握药疗法方便易行,但目前仍多在民间应用,值得研究推广。

海湖文化研发机构(海湖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拥有资深的中医专家队伍,致力于发掘和研究遗失的古老传承,使古老传承的精髓可以得到发扬和延续。是以养生为出发点、以国学为基础建立的一个立体养生机构。沿袭古老中医“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养生思想,倡导形神共养、形神合一的古中医学整体恒动的养生观。

古传承养生是宫廷最为盛行的保健养生手段,核心研发机构致力于发掘和研究遗失的古老传承,尤以“外治内效”见长,研发出包括奇汇阁药香养生、中医手法养生、色彩能量养生、自疗养生术、香汤药浴养生、芳香药泥美容的专项成果,项目以保健养生为主体,专业针对想提高生命质量人士。

我们一直都在

扫描







































盖博士盖百霖
四川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by/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