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耳和髎穴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下颌关节

耳和髎穴,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穴。位于人体的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前肌、颞筋膜、颞肌。皮肤由下颌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面神经分布。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下颌关节炎等。

耳和髎穴位置

耳和髎穴位于人体的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正坐或侧伏,在耳门前上方,平耳廓根之前方,鬓发后缘之动脉搏动外取穴。即:侧坐位,在头侧部,鬓发后缘,耳根前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前肌、颞筋膜、颞肌。皮肤由下颌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面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较薄,内有耳颞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及颞浅动静脉通过,耳前肌为皮肌,受面神经的颞支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直刺耳前肌,经包裹颞肌的颞筋而入该肌。颞肌属于咀嚼肌,由颞深前后神经支配。

穴名解析

耳和髎穴,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穴。

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

(1)禾髎。禾,五谷之代称也,此指气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中一方面是耳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量少,其性收引,另一方面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本穴的湿冷水气,两气交会后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而得名。

(2)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理同禾髎名解。

功效与主治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性寒冷。

由天部冷降后归于地部。

清热降浊。

耳鸣,牙关拘急,鼻准肿痛,流涕,口喎,瘈疭,头痛颊肿,面瘫,面肌痉挛,耳炎鼻炎。

祛风通络,解痉止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下颌关节炎等。

穴位配伍

配养老穴、完骨穴治耳聋。

配听宫、翳风主治耳鸣。

配颊车、地仓、阳白主治面瘫。

配太阳、印堂、足临泣主治偏头痛。

长按识别







































北京治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by/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