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三要素: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死人数正比于易感人群:传染性=确诊病例/易感人群,病死率=病死人数/确诊病例,故,传染性*病死率=病死人数/易感人群∽C,也就是说传染性与病死率,犹如跷跷板此消彼长:新型冠状病毒比萨斯传染性强,才一个多月确诊病例就比萨斯翻一番了,可病死率貌似比萨斯近10%打五折以上。疫情犹如火情:火源、氧气、可燃材料,防控疫情犹如防火:隔离传染源(挖防火沟)、切断传播途径(灭火剂阻断氧气)、保护易感人群(移走煤气罐燃料)。
一、何为传染源?
武汉周边及其它聚集爆发疫区、疫区出来的疑似病例、疫区外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观察14天,若出现症状:发烧或咳嗽,以及肺部影像CT指征,统计为疑似病例;核酸检测隔天两次阳性,则确诊为传染源。确诊病例症状轻微称为轻症病人(可缺乏影像CT指征),医院;医院,接受对症支持疗法;需要吸氧支持,特别是无创、有创呼吸机维持的重、危重病人医院,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轮番火烧雷劈。
经十来天保养,若三天不发烧、呼吸道症状消失、肺部影像吸收、隔天核酸检测两次阴性,就可以康复出院了;但前一周病情平稳,后三天却急转直下恶化,平均十二天病死,截至目前为止,病死率强烈依赖于地域:武汉4%左右,武汉以外湖北省内1.4%左右,湖北以外境内0.16%左右,接近于一般流感病死率。强烈暗示沿传染链上中下游,病毒代际毒性递减。
二、何为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飞沫,透过环境媒介触摸,涉及进入呼吸道的液滴尺寸由小到大次序为:
病毒0.1微米……N95口罩0.3微米……气溶胶0.3~1微米……医用口罩1微米……PM2.5雾霾2.5微米……飞沫1~5微米
由于病毒不能裸奔,最小负载在气溶胶上,可漂浮在密闭无风空间中几小时,所以通风是防病毒感染的首要方法:对于通风不好的场合如电梯内,若进去个带毒患者呼出气溶胶,几小时内不戴N95口罩进去的人,都有可能中招;只要不在密闭空间如飞机前后三排,邂逅患者带毒气溶胶,即使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如公共汽车内,外科口罩足以阻隔雾霾飞沫;至于室外大街开阔空间,只要保持人与人间距2米,不戴口罩也行:因气溶胶被风吹走了,而飞沫飘不过1.5米,2米就没速度了,8米也不扩散了,加上空气中气流稀释消散,况且阳光中红外加热、紫外杀毒,病毒纯粹裸奔,缺乏遮羞细胞膜保护,经不起环境热辐射气流摧残,故鼓励开窗通风;若室外空气中悬浮着病毒,开窗岂非往屋子里放毒找病吗?凡鼓吹室外大街上戴口罩的人,也该同时反对开窗通风以防进毒。
事实上最高危的公共场所就是密闭室内,以高危程度排序:
1、电梯封闭聚集,人间距无法躲开2米开外,
2、飞机密闭聚集,座位间距不超过2米,
3、高铁地铁同飞机情形,
4、封闭空调公共汽车,
5、超市拥挤扎堆
最安全低危室外开放空间,以安全程度为序:
1、空旷公园,北京脑残不戴口罩不让进园
2、大街上正常行走不扎堆
3、露天运动
三、何为易感健康人群?
A有症状的感染者=A1确诊+A2疑似
B无症状感染者
C密切接触者=C1与A密切接触隔离观察者+C2与B密切接触留待14天原形毕露者
D易感健康人群
14天时间窗口将筛出B+C2两个影子群体,分别进入A或D
武汉封城前出来的五百万人,不过外地在武汉务工就学人员回家过年=B+C2+D,其中的潜在传染源B+C2影子感染者,原本病毒载量就低,况且已暴露了10天以上,目前恐怕翻不起大浪了;留在武汉的九百万本地人,四个种群具足,D健康人群最多,怎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视为传染源呐?
返回外来人员,经春节长假期间沉淀,基本都尘埃落定了。武汉之外疫情发展,基本已转为本地社区人际传播为主了,所以各地纷纷加强社区防控宣传。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趋势,可用中学数学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简单描述如下:
设a0为初始感染病毒人数;
R0为每个确诊病例平均传染人数R0=n*p*t
n为每个确诊病例平均密接人数=1/10~15%
p为密接人员单位时间感染概率……传染性
t为密接累计时间……病毒载量;
r为病毒代际传递辈数;
则r代后总感染人数N为:
N=a0×(1+R0+R0^2+…+R0^r)
=a0×{R0^(r+1)-1}/(R0-1)
以评估上述疫情蔓延控制参数R0=n*p*t、r,来有的放矢揭示防控措施意义:
1、不要扎堆人员密集公众场合,以减少密切接触人员n值,各地相继关闭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对于有效降低密切接触人数n值很有意义。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B具有传染性,使得密切接触人数C2的n剧增,就此国务院紧急宣布,春节假期延长到2月2日,也就是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到2月3日上班,超过了新型冠状病毒2-10天潜伏期的上限。再加上国家医保免费全兜底政策,对于鼓励有症状疑似病人,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早就医具有重大意义。
2、为了降低感染概率p值,进门洗手头等重要。但目前貌似过分强调戴口罩,而有点忽视室内通风作用,医院等高危场所,通风往往比戴口罩更加重要。
3、为延缓密接累计时间t,以过滤病毒载量,在疫区无症状感染者出没场所,如电梯、飞机、高铁、地铁、公交、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医用口罩。
4、新冠RNA病毒基因组约3万碱基,突变频率每个节气变异一个碱基,分子进化时钟一年24个节气变异24个碱基,不到3万个碱基的千分之一相当稳定,不至于影响开发周期一年的疫苗适用性,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确诊病例,貌似都源于武汉,流行病学调查回顾,武汉首例患者12月7日大雪感染,经冬至小大寒4代传播周数r爆发增长,终于走到立春5代r增长趋缓,2月底5.6代r增长趋于饱和达拐点。
5、首发症状多样化暗示的病毒变异,是目前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