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头痛用药讲究多

头痛用药讲究多

主持:要说生活中令人恼火的事情,那也是挺多的,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忙碌,学习的繁重,都令人头疼啊。头痛真是惹人心烦的小魔鬼。但是,头疼不要紧,只要用对药物,弄清注意事项,还是可以解除头痛的困扰的。

主持:中医是怎么看待头痛的?

医生: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凡是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中医都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进行辨证治疗。中医内科书上讲了49个病,其中第33个病,就是讲头痛的。中医讲的这个头痛病,相当于西医所讲的慢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慢性阵发性半边头痛、非器质性病变的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等。

主持:头痛的类型真不少,从中医角度来看,都是什么原因能引起头痛?

医生: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多因感受风寒、风湿、风热等外邪,这些邪气当中,以风邪为主,正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高之上,惟风可到,说明头部易受外邪侵袭。外邪从体表侵袭于经络,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通畅,就容易出现头痛;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与肝脏有关的,主要见于生气上火后,导致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引起头痛、头晕,或者是肾阴不足,水不涵木,也会使肝阳偏亢,这种头痛的特点是,在心情不愉快时,就会发病,是生气上火后,首先出现的症状。与脾有关的,主要见于脾虚,导致的气血两虚,不能营养脑髓,而出现的头痛。或者脾虚痰湿过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出现的头昏昏沉沉的疼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在劳累后或进食油腻食物后,易发头痛。因为中医讲,动则耗气伤血,劳累后耗伤气血,脑髓失养则头痛,进食油腻后,脾虚运化不动,使痰湿过盛加重,而产生或加重头痛。与肾脏有关的,主要见于,肾精不足,脑髓空虚,而出现的头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脑力劳动后会发病,也就是看书、学习稍累,就会出现头痛,而很放松,自由自在的玩,一般不头痛。此外,外伤跌仆,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也可导致头痛。

主持:头痛虽然只是一种感觉,但是引起的原因还是复杂多样的,下面我们谈谈具体的治疗方法。

医生: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论治上。关键是要辨对证,处方是为证而设的,方证对了才有效。临床中,外感头痛常见的是外感风寒证和风热上攻证两种证候。

主持:这两种证候的头痛各有特点是吧?

医生:是的,风寒证的头痛连及项背,患者会感到,头痛的同时,肩背部也有酸痛感,怕风怕寒,遇冷风疼痛就会加重;舌质暗,苔薄白。所以说风寒证的头痛,辨证要点就是,头痛连及项背、怕风寒、遇冷加重。

主持:那风热上攻证的头痛特点是什么?

医生:风热上攻证的头痛特点是,遇热或在室内头痛会加重,而在室外冷风吹着,会觉得舒服一点儿,这样的患者,大多有面红目赤的表现。所以风热上攻证的头痛,以头痛遇热加重,伴面红目赤为辨证要点。

主持:这两种头痛,一种是遇热加重,一种是遇冷加重,挺好鉴别的,那治疗方法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具体该怎么治疗呢?

医生:这两种头痛,虽然特点不同,但是原因都是感受外界的邪气引起的,因此都要用发散解表法,不同点是所用解表药的药性不同。风寒证的要用辛温解表药,来疏散风寒止痛,如荆芥、防风、白芷、藁本、羌活等,症状轻的,还可以吃点正天丸。风热证的要用辛凉解表药,来疏风清热止痛,如柴胡、葛根、蔓荆子、菊花等,也可服用成药芎菊上清丸等。

主持:如果服用汤药不方便,有没有成药配合代茶饮的方子?

医生:也可以,如果是风寒证,可服用川芎茶调颗粒,或者正天丸,另加生姜、葱白煮水喝,或者是荆芥、防风各10g,川芎6g代茶饮。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症状比较重的,可服用清眩丸或者黄连上清丸。如果伴有鼻流黄浊鼻涕,可服用辛夷鼻炎丸合藿胆丸。另加

薄荷、桑叶、菊花各10g代茶饮。

主持:王医生除了感受风寒风热会头痛以外,好像生气上火及身体发虚,也会出现头痛,是吧?

医生:生气上火是头痛很常见的一个原因。这种头痛常呈胀痛,伴眩晕,或头顶痛得厉害,或全头痛,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加剧,痛的时候常有心烦易怒,眠少多梦,面红目赤,耳鸣,口干口苦;每因情志变化而诱发或加重。这种类型的头痛,属于肝阳上亢证。中医讲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五行中,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所以春天应注意养护肝阳,应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心态,既不抑郁也不亢奋,这样才能维持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而暴怒,或抑郁的精神状态,低沉的情绪,最容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暴怒可致肝阳亢逆,循经上行到头部,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情绪低沉,则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导致肝火、肝风内动等病变。所以肝阳上亢证的头痛,以头痛而胀、伴眩晕、心烦易怒、与情志变化有关为辨证要点。

主持:怎么治疗呢

医生:肝阳上亢证的头痛,治疗方法以平肝潜阳为主。平肝潜阳,实际上是个治标的方法,治本的法是,补肝阴,要让肝阴能制约住肝阳,使它不要随便上亢。你看生活中有的人,大发脾气一通,事后很快就消气了,也没有这痛、那胀的感觉,而有的人,心情一不舒畅就会头痛、胃胀、嗳气等等。所以这个病要彻底治疗不能光止痛,首先要从肝肾上论治,中医讲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化,所以肝肾同源。经常爱发脾气,生气上火的人,实际上是不正常的,如果脏腑功能协调的话,情志的波动,会在一个正常范围,不会,一点小事就火冒三丈,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爱上火的人,往往都是比较要强的人,要强,就意味着要比别人多付出,多付出就会有消耗,所以这样的人往往是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致肝阳上亢,而出现头痛,同时还会伴有头晕,面红、口苦、心烦、睡眠质量差等表现。所以说这是一个上实下虚证。在这个病症中,天麻是必用的,再配上钩藤、石决明等,来平肝潜阳。为了能从根本上制约住阳,还应该再用点儿生地、何首乌、枸杞子等滋养肝肾的药,来补阴制阳。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确实遇到一些让人上火的事,会突发肝火上炎,引发头痛,头胀、口苦咽干、眼睛布满红血丝等。这种情况就要重在清肝泻火了。如果是初次发病,且病情不重,可服用点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脑立清、天麻胶囊等就可以了。或者再用菊花、决明子泡水代茶饮,也有一定的效果。

主持:王医生还有的人说,这个头里面像灌了浆糊一样,又痛又沉,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这种头痛,我们医学上描述为,头沉重,痛如裹。就是患者感觉,头上,好像缠了很多布一样,压的头痛昏沉,不舒服。同时还会伴有眩晕,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痰涎,痰多黏白,经常会有胸膈满闷,每遇阴雨天,头更沉更痛,这样的患者,舌体往往胖大,边有牙齿的痕迹。这种头痛属于痰浊上扰证。以头痛、头沉重如裹、眩晕恶心、胸膈满闷、阴雨天发作或加剧为辨证要点。

主持:那怎么治疗?

医生:既然是痰引起来的,首先要知道,痰是怎么形成的,杜绝生痰之源,才能从本上治愈头痛。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运化水谷体现在气血的生成方面。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水入于胃,经脾转输作用上输于肺,经过肺的宣发作用,外达皮毛以润泽肌肤,并化生汗液,通过肺的肃降作用,下输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化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脾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若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强盛,可以防止体内水液停滞,否则,就会导致水湿停留,产生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痰湿生成后,会蒙蔽清窍,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让人感到头痛昏沉,晕晕乎乎的。同时还会伴有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这都是痰湿内阻的表现。对于这种证侯,治疗时,先以化痰降逆为主,辅以健脾,因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茯苓、陈皮健脾化痰降逆,天麻,平肝熄风,为治头痛、头晕的主要药物。待头痛症状缓解以后,再配上健脾化湿药,杜绝生痰之源。使病证得到根治。同时还可以用陈皮、橘红代茶饮。

主持:头痛的类型真是不少,有的胀痛,有的头痛如缠了很多布一样,我还听说,有的人头痛起来,像针刺、刀割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引起疼痛的原因比较多,比如受凉以后是剧烈的痛,气滞以后是胀痛,痰湿阻滞以后是闷痛,唯独瘀血引起的疼痛是针刺刀割样痛。并且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哪些原因会引起瘀血性头痛呢?最常见的就是脑外伤。脑外伤后,会对局部的皮、肉、筋骨造成一定的损伤,软组织破损后,必将导致出血,离经之血,一旦不得消散,必成瘀血,瘀血属于一种病理产物,它引起的病证特点是疼痛、肿块和出血。疼痛是主要的,也是必有的症状,多为刺痛,疼处固定不移。对于脑外伤患者来说,一旦留下瘀血,日久痰瘀交阻而病成难症、顽症。我在临床中曾遇到一位患者,脑外伤后,经常头痛15年。每遇到情志不畅时,及阴雨天,头痛明显加重。为什么这两种情况会加重头痛呢。因为这位患者是瘀血阻络引起的疼痛,而生气上火,就会使肝气郁结,气机不利,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就会加重瘀血,所以生气后头痛就加重。阴雨天,空气比较潮湿寒冷,湿邪粘腻、寒邪凝滞收引,都会阻碍血的运行,所以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遇到阴雨天也会加重。这种头痛,从辩证上来说,属于瘀血阻络证,以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刀割,为辨证要点。

主持:这种头痛好治吗?

医生:对于这类患者,活血化瘀是主要的治法。代表方就是通窍活血汤。主要药物有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药还有麝香等。在治疗血瘀证时,要配伍相应的行气药,因为血和水一样,靠气的推动来运行,所以加上行气药,以推动血液运行,加速瘀血消散。另外,平时还可以用丹参、红花泡水,当茶喝,也有一定的作用。

主持:王医生,有的人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但就是不能干活,干点活,就会觉着头晕头痛,真会这样吗?

医生:真会这样,有的人不用干活,就是说话多了,也会感到头晕头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劳累以后出现头痛,并伴有头晕,还容易心慌,面色萎黄。究其原因,主要是气血亏虚引起来的。因为气和血是相互依存的,气能行血,血能载气,血足,气才有所依附,气足,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所以气和血,足都足,不足都不足。气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动则耗气,过于劳累必然会耗伤气血,你说的这类患者,他本身就气血不足,不干活,都会感到累,所以干点活,更累,气血更不足,更容易出现倦怠乏力、心慌胸闷气短。结果就会使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头痛。所以气血亏虚型头痛,以头痛头晕、乏力心慌,诸症活动后加重为辨证要点。

主持:这种头痛,气血不虚了才能好,那怎样能把气血补上?

医生:这首先要找一找,引起气血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是气血丢失了,还是气血生成不足,如果是有出血性疾病,如经常便血,或者是更常见的月经过多,月经先期等等,这些情况下,要先治原发病,使血不再丢失了,那么头痛就会逐渐缓解。如果没有丢血,而气血不足,那往往是气血生成不足。中医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与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而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如果脾胃虚了,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在吃的不多的食物里面,营养成分又不能被运化出来,不能被吸收,最后水谷精微和食物糟粕一起排出体外,又出现了大便稀薄,次数增多等脾虚的表现。对于这种患者,治疗时,先以补气补血为主,辅以健脾,因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给予大剂量的当归、川芎、熟地、阿胶、白芍等养血调血药,缓解头痛症状,然后再配上健脾药,使气血生化有源。使病证得到根治。平时还可以用黄芪、当归泡水,代茶饮。

主持:做过这么多期节目,我对中医也有了一些了解,我想,头痛应该与肾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医生:肾与头痛的关系更为密切,临床中,我们接诊的头痛患者中,与肾有关的,占大多数。肾的病证只有虚证,没有实证,没有哪个人的肾,太足了,而只有肾阴不足、肾阳不足、肾精不足、或者肾气不足。对于肾虚头痛来说,肾中精气不足,是主要原因。肾中精气化成髓,这个髓首先是填充骨头的骨髓,骨髓满了,再填充脊髓,脊髓满了,再填充脑髓,所以说脑为髓海。当肾中精气不足了,髓海就空虚了。大脑得不到精气、精血的滋养,就会出现头痛。肾虚头痛的特点是头痛且感觉发空,同时会伴有眩晕耳鸣,自我感觉有时反应迟钝,有时大脑呈空白状态。大脑不抗累,睡眠不好时头痛,想事多了头痛,看书多了也头痛,躁音大了也头痛。对这样的患者,治疗重在养阴补肾填精,可用生地、熟地、山萸肉、枸杞子、龟甲胶等,待病情明显好转以后,还可经常吃点杞菊地黄丸,以巩固疗效。或者用枸杞子、天麻片泡水代茶饮,也有疗效。

主持:一旦患有头痛,除了及时治疗以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医生:患病之后,凡是外感头痛的,外出最好带个帽子,注意保暖,避免凉风直吹。凡是内伤头痛的,一定要心情开朗,避免生气上火,忌酒忌辣,适当休息。

注:王爱荣,女,主治中医师。莱阳电视台《健康有道》主讲嘉宾。先后毕业于山东扁鹊国医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其在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任教期间,主讲《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并在学院附属门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奠定了较为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基础。先后考取执业中医师资格、执业中药师资格、康复治疗师资格。其对心脑血管病、虚损病、消化病、妇女病、皮肤病、糖尿病、小儿病等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尤善于运用柳氏复健技术治疗小儿疾病。撰写了《鳖甲煎丸在水肿病治疗中的应用》、《加味地黄汤治疗小儿皮肤瘙痒证》、《业师柳少逸泌尿系结石治疗经验》等多篇学术论文。信守复健良医济生为民的诺言。

赞赏

长按







































如何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寒假白癜风要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yf/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