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三伏天,来一根冰激凌,别提有多凉爽了,可是你还记得吗?前一段央视报道,江苏淮安的孙女士在连吃了几个冰激凌后,感觉头疼,睡不着觉。经检查,孙女士被诊断患上了“脑结冰”。
“脑结冰”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西方医学界将这种神经性头痛取名为“冰淇淋头痛”,讲的就是大量食用冰淇淋之后引发的头部神经疼痛的情况。
一般有两种原因会导致“冰淇淋头痛”:
一是患者本身有偏头痛的病史,突然遇冷受刺激了,诱发神经痉挛,引起头痛;
二是冷饮刺激到下腭部肌肉神经,并传导到脑部中枢神经,从而引发头痛、晕眩等症状。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培祥介绍,“一次进食大量冰冷食物以后,引起口腔温度急剧下降,刺激到神经节,向大脑发出错误的信号,从而引起脑部血管剧烈地收缩,引发患者头疼。”
这个时候,人会感觉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非常疼痛,有的人甚至会恶心呕吐。疼痛会持续几十秒钟甚至更长,如果之前有偏头痛的病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夏季吃冷饮一定要小心啦!
夏季吃冷饮
还会造成哪些状况
1、急性胃黏膜病变
经常大量食用生冷食物,使胃黏膜受刺激,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可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
急性胃黏膜病变常表现为上腹痛,起病较急,有黑便,时有呕吐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突然呕血。
它发病快,缓解也快,有时稍微控制饮食,疼痛就可缓解,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延误治疗。
2、胃溃疡
在日常,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腹部或脐周疼痛,间歇性反复发作,有规律疼痛,如餐后、季节变换时容易发作,还有腹胀的症状,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差。
3、肠痉挛
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是肠痉挛(又称痉挛性肠绞痛)。吃大量冷食,常引发这种疾病。
这种腹痛是突然发作的,疼痛在肚脐周围比较显著,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时作时止。若一直疼痛不止,应尽快就医。
4、肠梗阻
肠子里的东西如食物、粪便等就堆积在肠子里,引起肠子绞痛、呕吐、腹胀。这叫肠梗阻,多发在小孩身上,大人也有。
夏季冷饮怎么吃才不伤身1、选择合适时间
饭前空腹、刚吃完饭后都不宜喝冷饮,否则易伤胃。一般可选在饭后30分钟或午睡后喝为宜,带冰块冷饮宜下午3点左右喝为好,此时人体阳气最旺,不易伤害人体。
2、每次要吃得适量
不要一次连续吃雪糕、冰棍超过2支;喝冷料每次以毫升左右为宜,瓶装饮料1次别超过半瓶。
3、饮冷要“慢”喝
喝冷饮最好能细细品味,慢慢饮下,这样对胃肠刺激较小。吃固态冰块,入口后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融化、接近体温再慢慢吞下,这样才不会过猛刺激大脑血管、咽喉、呼吸道。
4、大汗后别马上喝冷饮
刚外出归家,或因活动出汗较多时,不要立即喝冷饮,否则易导致“汗闭”,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
5、冷饮在冰箱中贮存久了别食用
冰箱不是保险箱,一般家庭冰箱无法有效起到杀灭某些病菌的效果。所以,冷饮买回最好尽快食用,在冰箱中放得过久,品质和安全性会降低。
这些人不适合喝冷饮
1、老人和婴幼儿这类人群由于体质较弱,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冷饮,可能出现口腔肌肉麻痹、痉挛;由于胃肠骤然受冷,刺激肠粘膜引起胃肠不规则收缩,可能出现腹痛;由于冷热不均,胃肠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受到不良影响,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肠蠕动加快,容易发生腹泻等症状。
2、淤血体质
淤血体质是指血液运行不畅的体质状态。其特点是形体瘦、面色晦暗、容易出现淤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或有淤斑、眼眶暗黑、易脱发、肌肤干。具体表现为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经,男性身上多有淤青。这类人吃冷饮会使血流不畅,加重淤血。
3、胃溃疡患者
消化道溃疡的病人,若在夏天吃了太多的冰凉食物,会使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不良,不利于溃疡的愈合。尤其含糖的饮料,会增加胃酸的分泌,使胃溃疡更加严重,且容易发生胀闷现象,引起打嗝。
4、肥胖患者
冷饮中所含的糖分较高,会增加肝糖原,转化为脂肪后使得身体更加肥胖,容易诱发脂肪肝和高脂蛋白血症。
5、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是指阳气不足,以形寒肢冷为特征。其特点是形体多白胖、肌肉不健壮,平时手脚冰凉、舌胖且边有齿痕,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喝冷饮容易损伤阳气。
健康咨询小助手
失眠多梦还出汗,抑郁焦虑强迫症,这该怎么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