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针刀配手法治疗颈性头痛26例分析

关键词:头痛:颈椎;脊柱疾病;针刀;舒筋整复手法

颈性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又被称作为颈源性头痛或颈椎性头痛。笔者近几年运用针刀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性头痛,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⑴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6人,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21~50岁;病程1年~12年。

⑵病例选择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头风、眩晕、颈椎病等标准制定。主要症状表现为枕、颈肩部疼痛向头部反射或整个头痛,为闷胀痛,刺痛或烧灼痛,发作时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伴有头晕;汗出、手指麻木、耳鸣、恶心、烦躁不安等症。检查:全部病例均有头颈部压痛点和头痛激发点,多数患者转头可诱发疼痛、眩晕,甚至于转头障碍,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者臂丛牵拉试验(+)。

X线片提示颈椎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颈椎弯曲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2、治疗方法

⑴针刀治疗:取双侧风池穴及压痛点为治疗点;患者取坐位,对施术点进行严格消毒后,按照手术要求进行施术治疗,风池穴针刀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进针,做松解,其它压痛点进行垂直进针松解,以局部出现酸胀感后出针按压针孔片刻,创可贴覆盖针孔,嘱三日内不可洗头或洗浴,防止针孔感染。

⑵手法治疗:患者在进行完针刀治疗后,即刻进行手法治疗,患者仍然取坐位,在颈、肩部行一指襌,揉、按、拿法,使局部肌肉、韧带放松,再行提颈旋转复位法。施术者位于患者身后患侧,一手虎口托下颌部,一手食、拇指放在患者双侧风池穴处托住患者后枕部,缓慢的逐渐地加力提颈,再轻轻的摇晃头部,如患者无特殊不适感,则将头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固定不动,此时术者左右手配合以一定的力量快速旋转,此时可闻及咔嚓声,但部分患者也有无声的。之后头部恢复到中立位,行揉法、拿法放松肩部、颈部肌肉组织,完成手法治疗。也可运用仰卧位手法复位。见图

3、疗效标准与结果

(1)、参照有关的文献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伴随症状及体征解除,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疼痛程度显著改变,发作次数减少80%,伴随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好转: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伴随症状及体征缓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⑵结果:全部病例26例,痊愈16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约为92%,无效约为8%。

4、讨论:颈性头痛在临床上尽管很常见,但是其症状易于其他类型头痛相混淆,由于存在神经性、血管源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常被误诊为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颈性性头痛多由劳损、炎症、退变、外伤等原因致使脊柱及双侧组织结构生物力学失衡,组织生化改变。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髓海之所在,经络通则气血和,髓海得以滋养,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维持。若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不通则痛”,故此头痛发作。针刀疗法运用其针刺和切割松解的作用对穴位和痛点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风池穴系治疗头痛之要穴,具理气、祛风、通络及清利头目平衡阴阳之功效,压痛点的松解可以调和气血,疏风通络,活血止痛。加之手法复位,纠正了颈椎关节错位,解除颈肌紧张或痉挛,松解了软组织的粘连,使神经和血管受压得以缓解。通过针刀松解和手法复位治疗颈性头痛,改善了内平衡的失调,使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简便、灵验、价廉的方法,具有临床较好的实用价值。

注:本文曾获得美国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参考文献:1、ZY/T.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佘瑞平.针刺颈枕八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6):.

3、赵征宇等.神聪鼎灸治法治疗颈性头痛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4(6):~.

4、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6

马兰存:中医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委会秘书长、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诊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针刀专委会副秘书长、世界脊诊整脊医学联盟东北分会副主席、专家组专家、吉林省针灸推拿名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ys/9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