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9月20日)董某,女,13岁,学生。头痛伴失眠2月。学习压力大致头痛,失眠,梦多,记忆力差。平素易流清涕,目眶及下睑青黑,怕冷,大便2次/天,经量多,5-6片/天,经期5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西医诊断:1.头痛2.失眠3.学习考前综合征
中医诊断:头痛(脾肾阳虚兼精血不足)
辩证论治:因长期学习压力大,思虑伤脾,脾虚不能升清濡养脑窍见头痛,失眠,梦多,记忆力差。脾虚不能统血故见经量多,阳随血出见阳虚怕冷眼眶黑,脾虚生化精血不足见淡红舌、细弱脉。
治法:温补脾肾、养血填精
方药:右归丸、四物汤加减治疗3周,头痛,失眠,梦多消失,记忆力增强。嘱患者继续服用上药10剂巩固疗效。患者自述服药感觉舒服无其他不适症状。
嘱患者禁生冷、清淡饮食,随访1月无复发。
2.(年10月20日)张某,女,20岁,学生。自述:8月以来两次月经中间均会少量出血。预计本月28日来潮,平素月经时间规律、量少色淡,无经期不适症状,体形偏瘦小,面暗黄带黄褐斑。纳可,眠可,平素大便1次/2-3天,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细缓。
西医诊断:经间期出血
中医诊断:崩漏(脾不统血)
辩证论治:平素月经量少色淡,面暗黄带黄褐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缓,显示其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日久脾虚加重见经间期出血。
治法:健脾养血
方药:补中益气、四物汤加减治疗1周,患者27日月经来潮,量多色红,二便调。患者述服药无其他不适症状。继续服用上药21剂以后未见经间期出血。
后嘱咐患者继续服用上方30剂,月经转为正常。随访2月无复发。
3.(年12月1日)王某,男,25岁。自述:头皮瘙痒3年,伴饮酒或洗头后加重2月。头颈部及两侧发际线见红色梅花瓣状皮损,皮损处有脱发、脱屑伴结痂,饮酒或洗头后瘙痒难耐常抓挠,舌紫暗,苔薄微黄,脉弦系数。
西医诊断:1.神经性皮炎
中医诊断:头皮癣(血热生风,瘀血阻络)
辩证论治:素体内热,因长期大量饮酒,酒生湿热上蒸头皮,或热水洗头,头皮蕴热,热盛动风见皮肤色红如梅花,瘙痒难耐脱屑、脉弦,抓挠渗液故见结痂。热邪内蕴故见黄苔,数脉。瘀血阻络见紫舌、弦脉。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化瘀
方药:禁酒以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半月,外用中药擦洗,瘙痒减轻。嘱患者继续服用上药15剂,患者自述服药感觉舒服无其他不适症状。随访皮色渐渐转为正常,无结痂脱发。
嘱患者禁酒、清淡饮食。
4.(年12月14日)苏某,女,56岁。自述:失眠11年,加重1月。梦多易醒伴心慌,眠时短,严重时3小时/天,纳可,二便调,舌红绛,苔中黄边薄白,脉弦细数。查:血脂、血糖、血压均正常。
西医诊断:1.失眠
中医诊断:失眠(阴虚火旺)
辩证论治:因久病伤及心阴,心阴不足,心火独亢,内扰心神,神不内守见失眠、心慌。心火上攻见红绛舌、中黄苔,阴虚火旺见细数脉。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2周后,失眠、心慌减轻。嘱患者继续服用上药14剂,患者自述服药感觉精力好转记忆力增强,眠时有增长。患者自觉思维语言较以前清晰,上方加减30剂继续巩固疗效。
5.(年5月10日)王某,女,17岁,学生。腹痛腹泻1周。腹痛腹泻伴形瘦、乏力、头晕,便稀伴粘冻,以学校住宿饮食生冷后加重,4-6次/天。舌淡白,苔白厚腻,脉濡缓。
西医诊断:1.急性胃肠炎
中医诊断:痢疾(寒湿中阻)
辩证论治:因长期住校饮食生冷,寒湿内蕴,伤及脾胃,运化失常,清阳不升见头晕,寒湿内蕴于肠下痢粘冻,4-6次/天,久泻久痢见形瘦、乏力。寒湿中阻见白舌、苔白厚腻,脉濡缓。
治法:散寒化湿,温阳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1周后,诸症缓解,但仍乏力。嘱患者继续服用上药14剂巩固疗效。患者自述服药感觉舒服无其他不适症状。
相关链接:
唐年亚,副教授,中西结合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邱幸凡教授,主持省市科研项目15项,发表论文29篇,主持专利10项,参编教材7部。
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失眠、嗜睡、学生学习考前综合征(紧张、烦躁、焦虑、记忆力差、头痛、脱发、月经不调、遗精、健忘、反复感冒、免疫力下降、肥胖等);鼻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咳嗽;慢性胃肠炎、乙肝、黄疸、腹泻、便秘、肝功能异常;水肿、肾功能异常;月经不调、痛经;男性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前列腺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牛皮廯;肝癌、胃癌、肺癌;风湿、关节炎、颈椎病;儿科感冒、咳嗽、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