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经是不为我们意志所操控,自动地调节消化、血液循环、呼吸、排泄等全身功能的神经。自律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借这两种神经的相互抗衡,相互谐调,而达到全身机能的平衡。这一点像是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
具体地说,交感神经紧张时,心脏增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相反地,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紧张时,心脏跳动变缓、脉搏减少、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不佳、血压降低。
自律神经失调即自律神经系统内部失去平衡,多与焦虑、紧张、忧郁有关。定期作息、运动、正面思考等都有助于缓和自律神经失调。(参考百度百科)
全身器官都布满了自律神经。自律神经若一混乱,这些器官的活动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我们的身体便会出现各种症状。包括:
①全身的症状:倦怠感、疲劳感、发热、肥胖、消瘦、手脚发冷等。
②精神方面的症状:不安、紧张、焦虑、丧失意识、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③肌肉或神经方面的症状:头重、头痛、肩膀酸痛、腰痛、手脚发麻等。
④循环器官方面的症状:心悸、呼吸困难、脉搏不规律、手脚发冷、高血压、浮肿等。
⑤呼吸器官方面的症状:气喘、咳嗽、打嗝等。
⑥胃肠方面的症状:食欲不振、腹痛、下痢、便秘、胃有重压等(自律神经失调也易引起胃溃疡)。
⑦皮肤方面的症状:多汗症、无汗症、特应性皮肤炎、圆形脱发等。
⑧泌尿、生殖器方面的症状:尿频、夜尿、阳萎、生理不顺、更年期障碍等。
⑨耳、鼻、口方面的症状:目眩、耳鸣、神经性鼻炎、流鼻血、唾液分泌异常等。
日本一项案例系列报道介绍了3例自主神经系统在由交感支配型转到副交感支配型时出现功能障碍而表现出各种症状的案例,均采用苓桂术甘汤获得满意疗效,提示自律神经失调证与痰饮病的关系。中医对痰饮病的认识中,亦认为痰饮病症状较多,而常常无法察见相应客观体征,似乎呼应了“神经病”的特点。
案例1
19岁男性,前头部痛,诊断为偏头痛。运动时不痛,运动后和工作结束后头痛、有搏动、紧束感,伴呕吐。怕冷怕热,容易上火,容易腹泻。工作很努力,但一旦负责点工作就会头痛,早上起床很痛苦。舌体胖大,腹直肌挛急,右胸胁苦满,左脐旁压痛。服用苓桂术甘汤后1周头痛减轻3成,3周后头痛消失。
案例2
67岁男性,每到下班前便出现头晕、冷汗,面色苍白、脸红,虽然血糖不低,但进食糖分和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怕热,容易出汗,手足厥冷、浮肿。舌体胖大有齿痕,腹直肌挛急,左脐旁压痛,小腹不仁。服用苓桂术甘汤后2周头痛减轻3成,6周后症状消失。
案例3
56岁女性,头痛在集中精神工作时并不出现,而是在工作后或休息日发作。血压偏低(90/53mmHg),饮酒后腹泻,肩酸、健忘、后头痛,腹直肌挛急,右脐旁压痛。服用苓桂术甘汤2周后头痛频率减半。
从传统中医视角看,上述患者可从肝气郁结、瘀血阻滞、阴阳失调解释,未必断定为痰饮病。但从琳琅满目的症状和加重因素考虑,自律神经失调的可能性较大,用苓桂术甘汤获得效果,提示二者间联系。可以根据自律神经失调的诊断直接使用苓桂术甘汤,而不需要过多考虑是否为痰饮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