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知识腊八逢大寒,该如何养生

万里覆寒云千村飞素雪今天4时40分我们一起迎来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今年的‘’大寒”巧遇‘’腊八’‘上一次是年1月20日(阳历)而下一次“相遇”则在年1月20日(阳历)对于大寒和腊八重叠民间有很多说法有句俗语是“腊八遇大寒,吃穿不用烦”根据农谚描述如果出现了大寒和腊八重叠在一天的年份通常年景都不会很差各行各业都有利好都有不错的收成和收入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带来了冬天的最后一丝寒意此时更应注意保暖养生以防“寒”为主饮食不宜过咸,切忌寒冷食品进行滑雪、溜冰等运动需充分热身,注意安全北方有在大寒吃消寒糕的风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糯米不仅有温散风寒的功效更是图“年年高”之意希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步步高升南方的家庭则常在大寒时节熬上一锅鲜香的鸡汤鸡汤有抵御风寒的作用一碗暖乎乎的鸡汤下肚一身的寒冷也就消失殆尽

寒冬未过,仍宜早睡晚起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辛苦劳累了一整年

也该在冬日休憩,放松身心

让生物钟与自然的规律相融

温馨提示??大寒由于极寒,最容易出现两种要命的疾病:第一就是心脏疾病。大寒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情绪波动,就相当于“雪上加霜”。所以,大寒时节心脏疾病会高发。第二就是中风。到了一定年龄,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等都可能导致中风。那大寒节气如何降低风险?小编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寒养生“三个三”:食三物桂圆(暖心):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因此大寒期间应养阳,通过节气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小寒到大寒期间天气冷,建议经常在家炖些桂圆粥。红枣(护肝):大寒为“冬三月之末”,与立春相承接。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所以,这个阶段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护肝的食物不少,但推荐红枣,红枣虽普通,但富含营养。吃点酸(护血管):在大寒节气中,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大寒时节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时节旧疾复发。这就更提示我们要在日常习惯中多加注意养护血管。适当吃橘子、苹果等酸性食物很有益处。防三寒防肺寒(喝热粥散寒):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指出,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中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防脚寒(做个暖足浴):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专家介绍,足浴要注意水温、时间以及按摩方法。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另外,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按三穴百会穴(降血压):百会为督脉之要穴,是诸阳集会之处,与各脏腑经络相通,故有调整阴阳整体治疗之用。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失眠等,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鼻炎、咽炎等都有防治作用。日常保健百会穴的操作方法很多,比较最简单的是用手指,用手指揉、按压,用大拇指和中指放在百会穴上,来回的按压就可以。期门穴(疏心解郁):大寒养生的重点在于调节肝胆经,这样不仅能升发阳气防风寒,而且能疏散心中郁闷、压抑的情绪。期门穴为肝经的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中医古籍《伤寒论》里认为,此穴为疏泄肝胆的首选穴位,对调理肝脏有很好的效果。可尝试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在期门穴穴位上,旋转按揉穴位3-5分钟,按揉时穴位局部会有酸痛的感觉,先左后右或者双侧同时按揉。太溪穴(滋润补水):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大寒天气干燥的时候,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

来源:中国家庭报官微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yy/11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