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春天的气息已经也越来越浓。由于天气尚未转暖,所以不少人还保持着“春捂”的好习惯。
但很多人却少“捂”了一个地方——脚踝!
早春,脚踝千万别受凉众所周知,脚部的神经末梢是丰富、敏感的,又是肝脾肾经络的起始地,因此,做好脚部保暖才能使身体不受寒邪侵袭。
与足部相比,脚踝外部只覆盖了一层单薄的软组织,因此更为脆弱。
而且,脚踝是血液畅通的“重要关口”。
从解剖位置看,脚踝密布着血管、淋巴管、神经,还有肌肉和韧带。
如果脚踝柔软、富有弹性,则回心的静脉血液能自然顺利地流过脚踝;若脚踝衰老、僵硬,则回心的静脉血液就会淤滞在脚踝附近造成阻塞,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踝泵练习,就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保护好脚踝部位,那么,不但能治疗手脚冰凉,而且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保护心脏,缓解高血压症状。
泡脚之后别“风干”防止脚踝受凉,首先要求我们穿好保暖鞋袜,避免过早地使足踝部位暴露在冷空气中。
那么,我们要“捂”到何时呢?
如果春天温度达到15℃以上,且能够维持两周时间,这时就可以逐渐脱掉冬天的羽绒服等厚衣服,换上春装。
像北京以及北部的一些地区,春天出现得并不明显,建议坚持到4月份再逐渐减掉厚衣服,这才是春天穿衣的正确打开方式。
其次,适当泡脚也是很好的“护足”方式。
一般来说,早春时节的泡脚水温以40℃为宜,没过脚踝就可以。
泡完脚之后一定不能自然风干。
因为,此时毛孔是张开的,寒气很容易进入体内,应当立即用毛巾擦干,再揉一揉穴位,活动活动脚腕,效果就很好。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泡脚,尤其是有以下三种疾病的人,要格外慎重:
第一类是长期糖尿病患者,不适当的泡脚可能会造成患者下肢微血管病变,加重微血管缺血缺氧。
第二类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泡脚时,大部分血液会集中在脚踝部位,导致回心血量、供脑血量减少,容易引发脑中风或冠心病。
第三类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泡脚会加重下肢静脉曲张病变。
中医针灸推拿科:谢一兵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简介
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从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
1、中医鼻炎慢性咳喘专科:运用鼻炎膏与浮针综合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兼治咳嗽经久不愈、腺样体肥大、慢性咽炎、哮喘。
2、中医扶阳针灸:一各种体质调理:治疗女性阳虚宫寒、肢冷、经期腹痛头痛、不孕不育;治疗气血亏虚、精神不振、易疲劳、易感冒,病久难愈等;二排浊降脂减肚腩:治疗肥胖、痛风、原发性高血压(I期、Ⅱ期),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等。
3、中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咽痛、厌食、积滞、遗尿、腹泻、斜颈等病症。
4、中医疼痛专科:运用速效舒筋祛痛术、浮针、埋线等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退行性改变所致的疼痛、关节炎,脊柱疾病及相关的内脏功能紊乱。擅长治疗颈椎病、头痛、眩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慢性胃肠炎之脘腹胀痛等。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与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