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USEUM
您身边的中医养生专家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头痛这种疾病,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工作压力、精神压力、作息不正常等都可能引起头痛,因此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除了吃药,中医的针灸不仅可以治疗头痛,而且效果显著,尤其是治疗神经性头痛。
中济堂创办人邓伟奇先生说到,“经络辨证、循经取穴”是中医针灸治病的核心,头痛治疗也不例外。当我们用阴阳理论来认识人体时,头在上属阳,脚在下属阴。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阳气聚集地,按照经络循行,只有阳经能上达头部,即分布在人体正面的阳明经、人体后面的太阳经以及身体侧面的少阳经这三条经络,故治疗头痛时应在相应的阳经上选取穴位。头痛治疗选穴时,中济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痛在头者,取之足”。因为在中医针灸理论中,相距较远的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如果将人体从腰部对折,头和脚属于相对应的部位。此外,手上的一些穴位也很管用。总体上看,除头部外,治头痛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和腕关节以下。按照头痛部位的不同中济堂主要将头痛分为以下三类:
阳明头痛主要表现是前额痛,多因鼻炎、鼻窦炎、胃肠不适等引起。中济堂医师通过毫针泻法,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针灸,刺激头部的头维穴(额角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咀嚼时肌肉受到牵动之处),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冲阳穴、陷谷穴。其中,合谷穴、冲阳穴的作用最大。
太阳头痛表现为后脑勺痛,并向头顶放射,多因颈椎病、头部受风寒等引起。中济堂医师针灸刺激的穴位有头部的天柱穴,手太阳小肠经的养老穴、后溪穴,足太阳膀胱经的京骨穴、至阴穴等,减轻头痛症状。
少阳头痛表现为头的两侧痛、头角痛,如常见的偏头痛。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常出现在女性月经来潮前的一两天和月经期的前3天。患者在中济堂医师运用捻转提插的手法针灸头部的率谷穴、风池穴、丝竹空穴,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穴、外关穴,足少阳胆经的丘墟穴、足临泣穴,缓解头痛,经络通畅
中济堂告诉我们:“临床中,常有患者说自己长期头部感到紧箍感,昏昏沉沉的,遇到紧张、压力大时,头痛的症状就更加明显,这种情况往往属于紧张型头痛,但痛的部位又说不清楚,还常伴有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等全身症状。对这类病人通常会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从整体上对患者进行辨证,然后再应用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对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的治疗需区分急性期和间歇期(即头痛不发作时)。头痛急性发作期时,针灸须重兵出击;间歇期则以调整脏腑经络的失衡为主,以减少头痛发作次数、降低头痛强度等。间歇期的预防性治疗甚至比发作期的止痛更为重要。
中济堂告诉您如何预防头痛: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揉按相应的穴位,达到预防或缓解头痛的目的,时间、次数等都没有特别的讲究,想起来时就按一按、揉一揉、掐一掐,就能产生效果,尤其是常按这6个穴位。
合谷穴:取穴时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指关节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边缘中点,拇指尖对应的位置就是合谷穴。
冲阳穴:在足背的最高处,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处。
以上两个穴位对阳明头痛更管用。
养老穴:常按该穴对老年人肩臂疼痛、活动受限、视物不清等都有用,因其所治之症,皆为老人治病,故得此名。掌心向下,用一手指按在腕部小指侧最突出的骨头(尺骨)高点处,然后将手腕向下旋转90度,骨头最高点变成了一个凹坑,手指滑入骨缝中便是养老穴。
至阴穴:位于足小趾指甲角外上缘旁开小米粒大的位置。
这两个穴可缓解太阳头痛。
中渚穴:位于手背第4、5掌骨之间凹陷处。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4、5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中。少阳头痛者可以经常按揉这两个穴位。
本文编辑:横沥宾高工作室内容/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中科U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