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红参、麻黄各10克,桂枝、制川乌(先煎)、川穹各12克,细辛8克,蜈蚣2条,防风、防己、干地龙各20克,伸筋草0克,甘草5克。湿热重者加黄柏;瘀重则加桃仁、红花、三七;痛甚者加黄芪;大便干燥加生大黄。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②治鼻炎
1.苍耳子40个左右,轻轻捣碎,放入清洁的小烧杯中,加麻油50克,煮开,去渣冷却后放入瓶中。以棉签蘸其涂鼻腔,每日次,8天就有良好疗效。这种验方用于慢性鼻炎。
2.烧好开水1盆,用毛巾浸其水。拧干,放在鼻子下面,使鼻子尽力吸其蒸气,重复做20分钟左右,一日次,两个月就有效果,此方用于过敏性鼻炎。
.党参0克、炒白术、云苓、制附子各10克、黄芪15克、干姜6克,姜半夏9克、甘草8克。发作期间加麻黄9克、桂枝5克、细辛克(后加入),放入砂锅内水煎约毫升,一天两次,0天后对于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疗效。
③大蒜是止咳万能药吗?
家有宝宝天天夜里咳嗽,孩子难受得没法睡觉,家长将五六个蒜瓣拍烂加几块冰糖、一碗水,煮到水发白,喝下马上不咳嗽。此外,大人咳嗽也可以用大蒜治疗:大蒜捣成泥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当茶饮,能有快速止咳化痰的特效;蒸大蒜能治疗咳嗽、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难道大蒜真的是万能止咳药么?
答:大蒜是不错的的调味品,性偏温热,能驱寒;大蒜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大蒜的这种抗菌效果“偏弱”而且主要针对肠道感染的,很少有用大蒜治疗呼吸道感染。
孩子咳嗽,必须要分清属于那种咳嗽。从中医角度来看,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两种类型。对于外感导致的短期咳嗽,如果外感风寒,大蒜偏温,能够去除寒邪,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如果是肺热咳嗽,打算就起不到相应的疗效,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内伤咳嗽中,如果是痰温引起的咳嗽,温性的大蒜可温化寒湿,有助于排痰;而阴虚内热引起的咳嗽,吃大蒜反而会耗伤阴液,有可能对疾病的痊愈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儿童的咳嗽久治不愈,医院看看是否患上了结核、变异性哮喘的疾病。
④治急性牙周炎
黄连、竹叶各6克,生地、连翘各12克,丹皮、升麻、当归、大黄各10克,生石膏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⑤治过敏性鼻炎
麻黄、细辛各6克,附子、白术、桑白皮、陈皮各15克。甘草、杏仁各10克,黄芪、牡蛎各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⑩治慢性胆囊炎
炙甘草、吴茱萸、枳实各5克,桂枝、竹茹、半夏、陈皮各10克,茯苓、郁金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10日为一个疗程。治慢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得热则舒,无发热,舌淡,苔白,脉弦细者。
11治缺铁性贫血
制大黄20克,丹参50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为一个疗程。症见口唇青紫、舌下静脉曲张、脉沉色或伴腹部刺痛等。
12食疗缓解冬季咳嗽
中医认为,咳嗽分寒咳和热咳,风热引起的咳嗽为“热咳”,主要症状为痰厚且黄,舌苔红,便秘;银丰寒引起的叫“寒咳”,患者舌苔白腻,痰多为白色且稀薄,流出鼻涕也是清水样。下面,这些冬季咳嗽偏方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请对症使用。
1.萝卜胡椒止咳祛痰做法: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片,陈皮1片。加水共煎0分钟,日饮汤2次。适用: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2.豆浆润肺止咳化痰做法: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冰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适用:健脾宽中,润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
.豆腐加糖止咳化痰平喘做法:豆腐克,红糖,白糖各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状,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适用: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4.玉米须橘皮治咳嗽做法: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适用: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1肺热咽痛和罗汉果茶
罗汉果能清肺利咽,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咽炎、咽喉肿痛。咽喉炎、失音者,可喝罗汉果茶:去罗汉果2个,去壳切成薄片,用开水煮1分钟后饮用。咽喉部有异物感是,可以熬罗汉果梨汤:罗汉果1个,雪梨1个,去皮、核后切成碎块,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0分钟,每天1剂代茶饮。
14咽痛且痰多试试桔梗
桔梗能宣肺泄邪以利咽喉,急性咽喉肿痛且痰多时,可以泡桔梗甘草茶:取桔梗12克、生甘草6克,洗净切碎后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泡15分钟,代茶饮,可冲泡2次,每天1剂。
15慢性咽炎泡胖大海喝
胖大海可化痰止咳、养阴润肺,适用于风热、肺燥引起的咽痛音哑。慢性咽炎、咽痛声嘶可以喝胖大海桔梗茶,取胖大海枚、桔梗5克、蜂蜜适量,将胖大海、桔梗放入杯中,中入沸水,晾至温热后,根据口味调入蜂蜜浸泡,每日1剂。胖大海寒凉且易引起过敏,不可长期服用。
16风热咽痛用金银花
金银花有较好的抗炎、退热作用,适用于急性咽炎。如果你患了风热感冒,并伴有咽喉红肿疼痛的症状,可以喝金银花橄榄茶:取金银花各10克、薄荷5克、橄榄5个,金银花及橄榄洗净后加毫升水煮沸,再放入薄荷用小火煮5分钟,去渣后饮用。金银花性寒,脾胃虚寒者饮用容易腹泻。用金银花泡水,冲泡两三次即可,隔夜后不宜再饮。
17消食、解酒方三则
方一山楂、生麦芽各10克,将山楂与麦芽同置杯中,倒入开水,加盖泡0分钟,代茶饮用。该方有很好的消食化滞的功效,用于伤食或大病初愈,胃弱纳差而强食所致的脘腹胀闷、恶食恶心、或呕或泄等症。
方二炒山楂、炒枳壳、姜炙厚朴、乌药各24克,生谷芽0克,炒神曲45克,陈皮克,陈茶叶90克。将上述药材干燥,研成粗末,用纱布袋分带包装,每袋9克,每次一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2次。该法可消食开胃、行气导滞,适用于积食症,症见脘腹饱胀疼痛、嗳气,矢气后胀痛减轻,纳呆、厌食等。
方三葛根20克,葛花10克,枳椇子15克。将上述药材水煮2次,取汁-毫升,于2小时内分-5次饮服。该法可发表散邪、清热利湿、生津止渴,可用于酒后头疼头昏、烦渴、恶心呕吐、小便短涩等症,也可用于饮酒后引起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
18白醋泡打算降血脂
问:近十年,我每年都做“醋泡蒜”。具体方法是:把大蒜剥掉外层老皮仅剩一层嫩皮后,放入容器加入白醋(白醋量以没过大蒜为好),然后再加入适量白糖,泡半个月后即可食用。我和老伴如今八十岁了,血压、血脂都正常,不知是否醋泡蒜的功效。
答:大蒜有一定抗菌消炎、软化血管的作用。醋也的确有一定的降脂、降血压作用。所以,该读者的血脂、血压正常,其实确是有他们的功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蒜属辛辣食物,吃了容易上火。而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虽然用白醋和白糖浸泡后的大蒜辣味减轻,但食用多还是容易造成胃酸浓度上升,可能造成胃黏膜损伤,引发胃痛。因此,建议大家每天食用2-瓣中等大小的蒜瓣即可。
此外,因为此偏方含有白糖,所以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不宜采用。
为避免血压、血脂异常,建议中老年朋友,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以清谈、低脂、低糖、低蛋白、低盐的食物为主,减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如走路、慢跑、打太极等。另外,中老年人最好定期体检,以及时排查隐患。
19热姜水巧治病
1.感冒头痛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2.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面部暗疮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腰肩疼痛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5.牙周炎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次。
6.龋齿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7.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次。一般6-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21乌贼骨、黄连素治溃疡
将乌贼骨研末,每次取2克,与黄连素片,饭前服用,每日次,7天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天,在服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可见明显疗效。
22全蝎、钩藤治偏头痛
炙全蝎、钩藤、紫河车各9克,共研细末,分作10包,每次1包,温水送服,每日2次,一般1-2日可奏效。痛止后,每日或隔日服1包,以巩固疗效。
25治疗口腔溃疡两方
1.取6个左右柿蒂放入一小盆水中,盆不要太大。然后倒入锅中用慢火熬去一半水为止,也就是剩下了半小盆水。每天,早中晚饭后用此水漱口,水漱完为止。如果未愈,再重复一次即可。
2.生石膏8克,硼砂8克,黄连5克,没药克,青黛克,乳香克,冰片1克。放在一起研成细末,手洗干净后,用手指粘此细粉末涂在患处,15分钟后吐出,一天次,一般情况下5天即好。
26
28海带糖浆去老痰
海带,性味咸寒,归肝、胃、肾经,可以消痰软坚、利水。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治疗,可做成海带糖浆或凉拌海带,坚持食用,老痰去。
做法:海带1斤,生姜45克,红糖适量。海带、生姜洗净后剁碎,加适量水,等煮沸后加入适量红糖,边熬边搅,直至粘稠为止,出锅放凉,置于密封瓶中。每日三次,每次两勺(大约15毫升),十天为一个疗程
0治胸闷食疗方
用料:选三个普通绿皮梨,适量贝母和冰糖。
做法:先把梨洗净,从梨的底部三分之一处切开,用小勺把梨核挖出来,里面放上六七粒贝母和几块冰糖,然后把切下来的那部分再盖上去。三个梨一起放到盘子里,在放进蒸锅,蒸半小时,吃梨饮汁。每日一次,连服三次。(本偏方仅供参考,不可代替医生诊疗)
1红豆鸭蛋羹止头晕
红豆鸭蛋羹可以缓解这种头晕。具体方法是:用鸭蛋一个,红豆20粒,一起摇匀蒸熟,早晨空腹吃下,每日一次,连用7天。请专家点评。
这个偏方对于贫血造成的头晕是有一定缓解作用的。红豆,主要是红豆皮,有补血的作用。鸭蛋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等物质。但是,这个偏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血,减少头晕发作,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现在的孩子营养状况大多处于过剩状态,其贫血很少是由于缺乏蛋白质。他们贫血的原因很可能是饮食结构中缺少绿色蔬菜。因为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叶酸和铁,而这些是生血的重要原料。所以说孩子贫血主要还得看饮食机构是否失衡。
因此,要缓解贫血造成的头晕,重在让孩子平时防止偏食,多吃瘦肉和猪肝、蛋黄、牛奶、鱼虾、贝类、大豆和豆腐,补充铁;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此外,对于学业压力较大的高中学生来说,还应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紧张情绪、学会舒缓压力。
2龙骨、石菖蒲治失眠
取龙齿粉10克,石菖蒲克,先将龙齿粉放入锅中(最好用砂锅),加水约0毫升,大火煎沸后以身试法上火煎至少10分钟,再加入石菖蒲,继续煎约10-20分钟,代茶饮,每日1-2剂,晚上睡前喝,效果更佳。
4陈皮姜枣汤治腹胀不适
陈皮10克,生姜50克,均捣成碎末,大枣数枚,加水毫升,先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5分钟即可,趁热饮用效果最好,每日1剂,连用天。方中陈皮理气降逆,大枣补脾益胃,姜暖胃驱寒,对冬季老年人胃寒、腹胀、隐痛不适、不思饮食等有明显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
6治感冒咳嗽痰多
桔梗、白前、荆芥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7治胃息肉
柴胡、芍药、川芎、木香、香附、陈皮、枳壳各10克,甘草、郁金、青皮各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主治肝气犯胃型胃息肉,症见胃脘胀闷或疼痛,脘痛连肋、嗳气、腹胀、食少,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玄。
8指胃溃疡
炙黄芪50克,桂枝尖6克,生白芍12克,炮姜5克,大枣5枚,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
9治顽固性头痛
川芎10克,全蝎克(冲服),秦艽20克,白芷、丹参、木瓜、白芍各15克,大枣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六剂为一疗程,可连服2-疗程。主治顽固性头痛,数年甚至数十年反复发作,遇风加剧,口不渴,舌苔薄白,脉弦。
40治便秘
羊蹄根15克,水煎服两次,混合药汁,分两次服,每天1剂。
41治腹泻的个常用验方
腹泻是一种常见不适,季节变化、饮食无节等都是诱发因素。严重的腹泻,会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下面介绍个验方可治腹泻。
1.莲薏粥
材料:白莲肉0克,薏苡仁0克,粳米50克。
制法:白莲肉泡去皮,与另两味加水煮作粥。分数次温食。
功效:健脾祛湿,用治脾虚泄泻。
2.无花果叶
材料:无花果叶(鲜品)克,红糖50克。
制法:将鲜叶切细,加入红糖同炒,研末。开水送下,顿服。
功效:固肠止泻,用治经年泄泻不愈。
.烤馒头
材料:馒头1个。
制法:将馒头置于烤架上,放在炉慢烤,烤至焦黄色,只吃馒头的焦外皮。早晚各吃一次。
功效:健脾止泻,用治消化不良泄泻。
42治尿路病食疗方
治泌尿系统感染食疗方:用大红枣、红糖、红小豆、核桃仁、花生米各两(红小豆、花生米先用温水泡2小时),加水过三寸左右,用不锈钢锅或压力锅煮0分钟成豆沙状,装盆盖好。每天早、晚空腹各服1-2匙。效果甚佳,病愈去根。
猪尿泡煮米饭治尿床病:将猪尿泡用温水洗净装进适量白米(以一次去不吃完为准),用白线封好口,放锅内煮熟或者蒸熟。不要加任何作料,也不要就菜,一次将猪泡及米饭吃下。每天吃一次,一般吃三四次即可治愈。
45治慢性胃炎
高粱米60克,伏龙肝50克,加水共煎1小时,澄清去渣,早、晚2次分服。
46治手掌脱皮
当归15克,紫草0克,用香油毫升炸焦,过滤,取药油备用。用药油搽手,每日次,以喻为度。
47治风湿关节痛
白毛藤、忍冬藤、豨莶草各0克,五加皮15克,浸泡于白酒毫升中10日,每次15毫升,每日服2次。
49黄芪、胆南星缓解肺心病
黄芪60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2克,远志6克,当归25克,丹参50克。每日1剂,水煎三次后混合药液,早晚分服。
风热甚者加黄芪、鱼腥草、桑白皮;风寒甚者加炙麻黄、紫苏子;痰湿甚者加麝香、佩兰、苍术;水肿甚者加泽泻、猪苓。
52治直肠炎两验方
1.将鲫鱼6条一次清炖,上、下午两次服用(吃肉喝汤)。炖鱼时不放盐,放适量葱花,一星期为一疗程,2-个疗程即可痊愈。
2.炒槐花、地榆炭、五灵脂、黄苓各20克,乌贼骨、蒲公英、白及、黄芪各0克,三七5克。水煎,将药汁浓缩至60毫升,药汁温度为7℃左右。保留灌肠2小时以上,每晚1次,10日为1疗程,一般个疗程即可见效。
54治胃息肉
蒲黄、五灵脂、丹参、砂仁、制大黄各10克,甘草、陈皮各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症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拒按或痛或针刺,食后痛甚,或见黑便,舌质紫暗,脉涩。
55治牙痛
生地、熟地各0克,白芷、菊花各10克,当归0克,川穹12克,升麻、细辛各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57治神经性呕吐
柴胡、姜半夏、酒炒黄芪各9克,党参12克,炙甘草克,生姜片,大枣5枚,超黄连克,吴萸1.5克。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服剂。
59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南沙参50克,黄精、地龙、苏子、赤芍、黄芪各0克,木蝴蝶10克,沉香6克(研末冲服),制南星、葶苈子、甘草各15克。水煎服。
60治慢性支气管炎
陈皮12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甘草5克,人参5克,神曲15克。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5剂为1疗程。
61治五更泻
荔枝干5粒,山药、莲子各15克,粳米50克,共煮粥食,每日1次,连用数日。
62治胃黏膜脱垂
黄芪、丹参各0克,党参、升麻、柴胡、蒲公英、肉桂、蒲黄、三棱、莪术、丹皮各10克,川穹15克,红花12克,细辛5克,甘草6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6
64治心绞痛
没药、桃仁、红花、地龙、三七、五灵脂各12克,麝香0.克。研磨混匀,蜂蜜为丸,每次6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
65治心脏病早搏
太子参、麦冬、当归、川穹、超赤芍(酒制)各15克,苦参,紫丹参各20克,茯苓12克,柏子仁、炙甘草各10克,煅牡蛎(先煎)0克,水煎服。血脂高者加生山楂0克,夏枯草10克。
66
67治肾囊肿
益智仁0克,黄芪20克,云苓15克,车前子、大腹皮、牛膝、白术、赤芍、陈皮各12克,桂枝10克,牵牛子、水蛭各6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一般10剂为1疗程,使用2-个疗程后无明显改善,则为无效。
68
69掐手掌防哮喘
春季是哮喘的高发季节,掐按手掌的肺脏反射区可防哮喘发作。中医认为,老人肺脏虚衰,敏感性增高,稍受刺激,器官周围的肌肉发生收缩,是气管变窄、水肿,并产生很多黏液,造成空气进出肺部受阻,引起胸部压迫、气喘、咳嗽等症状。
肺脏反射区位于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左右手各一处。用一手的拇指指甲掐按另一手的肺脏反射区,已感到微痛为好。两手交替进行。每次5分钟,每日-5次。
70
71
72治胆囊结石
取葫芦叶15克,柿叶15克,山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7治老年性痴呆
何首乌0克,枳实10克,补骨脂、白芍、川穹、茯苓各15克,钩藤20克。水煎服,每日1剂,2个月为1个疗程。
74
75
76生姜煮肉汤治感冒
感冒高发期,常表现为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感冒不用药,喝生姜煮肉汤防止感冒效果良好。
方法是:取生姜9克,猪排骨肉克切碎,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汤待肉熟后,加食盐少许趁热喝汤吃肉,每日早晚各一次,2-天即可痊愈。
生姜猪肉汤防治感冒,药用功能主要在于生姜味辛性温,具有解毒发汗解表等功效,与热汤的补温作用相结合,可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发汗通窍作用。趁热喝汤并适当休息,猪肉又可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对各种感冒初期的患者均有良好的效果。
77咳嗽饮食方
1.梨杏清肺饮
材料:雪梨1个,杏仁10克,冰糖适量。
做法:现将雪梨去核切成块,加水适量,与杏仁同煮,待梨熟时加入冰糖即成,每日1-2剂,不拘时饮汤食渣。
主治:肺热咳嗽,咽痛喉哑,咯吐脓痰,或发热烦燥,或口渴喜饮等
2.丝瓜花蜜饮
材料:丝瓜花12克,蜂蜜20克。
做法;将丝瓜花放茶杯内,用沸水冲泡,加盖,15分钟后再加入蜂蜜,搅匀,去渣,趁热饮服,每日2-剂。
主治:肺热咳嗽,痰黄稠,胸痛喘息,口干舌燥等。
.百合杏仁粥
材料:鲜百合(干品亦可)、粳米各60克,杏仁(去皮尖)1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加水适量煮沸,再加入百合、杏仁同煮,粥成后加入白砂糖即成。可做正餐食之,每日1剂。
主治:肺燥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口干舌燥等。
78失眠,试试镇心安神散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究其病因多由心脾两虚、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脾胃失和等所致。本人应用免煎中药颗粒镇心安神散加减治疗失眠不寐取得较好疗效,有此困扰的朋友不妨一试。
可取酸枣仁10克,远志12克,夜交藤15克,龙齿15克,五味子6克,党参10克,柴胡6克,睡前1-2小时用开水冲成50毫升汤剂口服,每天一次。若是伴随有头痛头晕症状兼有肝阳上亢可酌加天麻12克,钩藤10克或珍珠母15克;若见神疲乏力,腹胀纳差等兼有脾虚气虚者可加黄芪0克,白术10克或茯苓10克。
79蒜泥敷脚心治咳嗽
如果咳嗽了怎么办?有个止咳的小方子可以试一试:蒜泥敷脚心。
俗话讲:“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治疗咳嗽,也离不开这涌泉穴。可以将大蒜捣成蒜泥,放在纱布上,用胶布将纱布贴在脚心处即可。敷2-天即可起到保健作用,如果已经咳嗽,敷五天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较轻的咳嗽,如果患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也可使用,但不能治病。若咳嗽咯痰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医院就诊。
80
81香菜生姜缓解胃疼
将50克香菜洗净切段,10克生姜洗净切片,然后和10克红糖一起放入砂锅,加水毫升,用中火煮20分钟即可,喝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
《本草纲目》中说,香菜“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具有和胃调中的功效。由于香菜具有芳香的气味,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对调节人的消化功能大有好处。生姜更是药用价值很高的食物,可缓解胃部不适,防止反胃和呕吐。除此之外,生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由于受寒造成的胃痛,也就是胃部冷痛的症状。此外,对胃部调养有益无害,不会产生副作用,可放心使用。
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不适合使用这个偏方,且胃疼有很多原因,若经常胃疼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早诊早治。
82身体水肿喝双豆汤
当出现腿肿、手肿、眼睛肿等身体水肿的症状时,可以喝双豆汤来消除。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绿豆性寒,味甘,可消肿利湿、清热解毒。具体做法:取红豆克,绿豆50克,浸泡4小时后,加水熬煮至豆熟,分三次当日喝完,连续7日。
8韭菜炒核桃仁治尿频
老年人常吃核桃仁炒韭菜对改变尿频多有良好效果。方法:取核桃仁0克,韭菜克。韭菜摘洗干净,切断备用。将核桃仁用油炒1分钟,然后放入韭菜,翻炒片刻加精盐少许调味即可。每天晚餐食用,连续一个月为1个疗程。
84花椒艾绒桂圆贴敷脐能缓解胃寒痛、腹泻
不少脾胃虚寒的患者经常感到胃部凉凉的,甚至胃痛、腹泻,需要多喝热水,或者放个热水袋在肚子上,才会感觉舒服一些。若想彻底告别这些症状,不妨试试花椒艾绒桂圆贴。
具体做法是:取桂圆肉一个,花椒六七粒,加上适量艾绒(晒干艾叶碾碎成绒,捡去硬茎及叶柄,筛去灰屑即成)一并捣烂,每晚睡前取药团填放在肚脐里,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即可。贴敷后若配合热熨,则效果更好。次方宜在睡前贴用,次日早晨取出,以免因久用刺激,引起肚脐发炎。
次方不仅可治疗一般的肠胃病(如胃脘不适、胃寒痛、腹泻、寒性便秘等),而且对失眠、痛经、手足冰凉、风寒感冒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但患有脐病、脐部感染者禁用。
85
86断奶时奶胀偏方
生完孩子断奶时感觉奶胀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试试民间偏方吧。
在母乳喂养逐年上升的同时,断奶后的回乳问题也成了很多新妈妈面临的难题。民间有验方用生麦芽回乳,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大多数乳汁充足的新妈妈用药后乳汁断绝,乳房柔软、无肿胀疼痛现象。
具体方法是:生麦芽6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约毫升,浸泡半小时,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20分钟,去渣取汁约00毫升,代茶饮,每日1剂,连用-5日,宜在断奶前2天开始服用。
注:服药期间宜清谈饮食,少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
现在药理研究表明,生麦芽中含有的维生素B6能促进多巴向多巴胺转化,从而加强了多巴胺的作用,而多巴胺可直接抑制垂体催乳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回乳的目的。
87
88
89治白内障方
当归6克,白芍、女贞子、茺蔚子各15克,枸杞子0克,白术、决明子各20克,防风、菊花、香附、地龙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0剂为1各疗程。也可做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次。次方可控制晶体混浊,明显提高视力。
90胃热口臭用黄连
舌苔很黄,是不是还觉得胃部有灼热感,加上工作压力大,人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饮食没有规律,消化功能也不好。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叫做气滞、胃热。长期精神紧张叫做肝郁,而肝郁不仅会导致气滞,还会侵犯脾胃,导致脾胃不调,脾胃气滞。由于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腐食就会花火,从而形成胃热。胃热熏蒸胃里的腐食,腐臭之气上犯于口,人就会有口臭。
在中医学上,这个病的治疗原则是理气、降火。具体方法是:每日取黄连5克,用开水(约毫升)浸泡,加白糖20克搅匀,以抵消黄连的苦味,分两次喝下,早晚各一次。如果不喜欢加糖,或糖尿病患者出于病情考虑不能加糖的话,也可以在每天泡茶是放入黄连5克一同饮用。黄连是中药里清胃火的主力军,清胃热、泻胃火的功效很强,对治疗胃热性口臭尤为合适。
91
92甘草护肝
和甘草偏方:去甘草20克,兑开水1升左右,浸泡即可。一周喝几次,既能当解暑的饮料,还能养肝护肝,一举两得。
甘草里含有甘草酸等有效成分,有保肝作用,并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阻止病毒进入干细胞,达到抗病毒的作用。此外,它还能集中附着在肝细胞内抑制乙肝病毒。因此,该偏方在乙肝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长期服用甘草,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和身体水肿。因此,对于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这个偏方要慎用或忌用。
9土豆健脾防痴呆
土豆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别称洋芋或马铃薯,北方惯称土豆。味甘平,入胃、大肠经,具益气健脾作用,国外称它为“地下面包”。
土豆含大量淀粉、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钾、龙葵碱等。据报道,印度老年病研究专家-------高科赫尔医生,因发现当地山区一些老人,很少患中风、半身不遂病,遂引起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