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小宝宝出生后,
都需要注射疫苗。
打疫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
可最近,
因为打疫苗,
好几个孩子出事了!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出生时:卡介苗(1剂)预防结核病
乙肝疫苗(第1剂)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1月龄:乙肝疫苗(第2剂)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脊灰疫苗(第1剂)预防脊髓灰质炎
3月龄:脊灰疫苗(第2剂)预防脊髓灰质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1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脊灰疫苗(第3剂)预防脊髓灰质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月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3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乙肝疫苗(第3剂)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A群流脑疫苗(第1剂)预防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月龄:麻风二联疫苗(1剂)预防麻疹、风疹
乙脑减毒疫苗(第1剂)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1剂)预防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8月龄:甲肝疫苗(1剂)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风腮疫苗(1剂)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但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打疫苗,而疫苗也不是在规定时间内随时都能打的,打不好可能会出大事!
日前,厦门9个月的宝宝打完疫苗后一直嗜睡,过了大概一周后,就再也没有苏醒,一直靠打吊针维持生命。医生表示,孩子脑部严重受损,器官开始衰竭,现在已经是植物人状态。
河南周口,一名3岁男孩在沈丘县赵德镇中心卫生院接种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后出现异常,已成为植物人。
以下几种情况绝不能打疫苗
身体过敏
对疫苗的成分过敏。比如对鸡蛋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麻疹、麻风腮、流感等疫苗。
患有疾病
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和结核病的宝宝,不宜进行疫苗接种。
处于发烧期
如果宝宝发热、体温超过37.5℃时,也应暂缓接种。
免疫缺陷
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不宜进行疫苗接种,尤其是活疫苗。
活疫苗: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病原体减毒或从自然界筛选某病原体的无毒株或微毒株所制成的活微生物制剂,有时称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甲型肝炎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
如大脑功能发育不全、癫痫、高热惊厥、抽风病史、脑炎后遗症等均不宜进行疫苗接种。
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急性传染病
如果宝宝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有急性传染病,应暂缓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排便多
如宝宝的大便比平时增多,如每天排便4次以上,即出现腹泻时也不宜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
如果打完疫苗后,有这样的反应,家长先莫惊慌
1、接种灭活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后24小时内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有时,注射减毒活疫苗(如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水痘疫苗等)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受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
灭活疫苗:是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将其灭活。2、除体温上升外,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1~2天。
3、打完疫苗后有时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
4、在接种疫苗后,有的注射局部出现轻微红肿,有时还会伴有疼痛。
5、接种含吸附剂疫苗,有的宝宝会出现注射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在这儿,小编也要提醒各位家长,有时会赶上接种疫苗刚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况,所以,家长千万不能看到接种后发热就单纯的觉得是接种反应,而遗漏了真正的原因造成误诊。
如果孩子接种疫苗后有以下反应,家长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1、如果宝宝在打完疫苗后,出现了局部感染或无菌性脓肿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无菌性脓肿:是指那些不是因为注射污染而造成的化脓感染。2、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大部分情况属于过敏反应,医院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发作性局限性皮肤或黏膜水肿、无疼痛、亦无瘙痒及皮色改变为主要表现。3、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刻找医生进行急救。
除此之外,接种疫苗后家长应该注意
1、接种疫苗后最好留观15—20分钟,没有接种反应再回家。
2、24小时内不宜给宝宝洗澡,防止感染。
3、不要让宝宝用手去抓疫苗接种处,以免局部感染。
4、尽可能的让宝宝多饮水,多休息,不做剧烈活动。
5、接种疫苗的前一天和当天不宜吃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6、如果是口服疫苗,应在服苗前后的半个小时内不吃热的东西。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网络
编辑:欣欣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