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打算趁着周末带着家人上山采摘杨梅!
且慢!看完文章做点准备再去!
这段时间天气湿热,各种虫子开始活跃起来了,其中就包括咬起人来不含糊的蜱虫。
昨天,医院的急诊科和皮肤科分别接到一例蜱虫咬伤患者,其中一人高烧不退住院了。医生提醒,近期大家最好少去草丛、树林等地方。
(网络配图,可能引起不适)
1查看完杨梅树居然生病了昨天晚上,47岁的宁海人医院急诊科就诊。朱女士高烧不退、头疼头晕已有5天,医院治疗也不见效。
接诊的是该科主治医师李增攀。李医生检查发现,朱女士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也偏低,疑似感染了细菌或病毒。
经询问,朱女士回想起来,自己是从5天前查看自家杨梅树后开始生病的。“我家山上种了一片杨梅林,5天前的下午,我上山去查看杨梅熟了没,回来晚上就发烧了。”朱女士说,当时就感到头皮上一阵刺痛,但一下子就过去了,她也没当回事。
闻言,李医生拨开朱女士头发察看,发现里头赫然趴着一只黑黄色的硬壳小虫,仔细一看,竟是蜱虫,还是活的。
“蜱虫咬人后,口器里会释放出神经毒素,加上它本身也携带着多种细菌和病毒,很容易造成感染,引发一系列不适。”李医生说。
这一发现也让朱女士大吃一惊,自己在过去几天,洗头梳头,竟然都没能赶走这个“钉子户”!
资料图
2生病5天,医生取出的虫体是活的李医生在虫体上滴了几滴消毒药水,等着蜱虫自己松口,慢慢退出头皮,再用迎镊子将它轻轻夹走,这时候,这只蜱虫仍是活的。
罪魁找到了,但朱女士还需要住院7至10天,接受一系列对症治疗。
无独有偶,同一天,7岁女孩云云在自家小区草地上玩耍时,也被蜱虫咬了。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蔡宝祥花了约半小时,动用多种“酷刑”,才将蜱虫取下来。
“取蜱虫时不能蛮干,不然,蜱虫的口器会留在皮肤里,成为感染源。”蔡医生说,曾有患者,就因为处理不当加就医不及,最终不得不切除局部皮肤,非常受罪。
资料图
科普一下蜱虫的危害1在“世界十大恐怖动物”中排名第八你能相信吗?小小蜱虫竟然与塔兰图拉毒蜘蛛、吸血蝙蝠、眼镜蛇、大白鲨一起名列“世界十大恐怖动物”,排名第八!
被蜱虫咬后严重可能危急死亡
蜱虫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全世界已知约多种,我国约种。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
蜱虫喜欢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也喜欢叮咬人体的鬓角、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被蜱虫咬伤,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蜱虫在叮咬人时,会将头、螯肢埋在人的皮肤内吸血,可能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由于蜱虫唾液中含有神经毒素,会对人的中枢神经造成麻痹,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蜱虫虽小,其危害却不容小觑。
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但目前较常见的还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正确处理蜱虫叮咬后的措施
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可用烟头烫它使它脱落。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五、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他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特别提醒遛狗人:在郊外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
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
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用驱避剂喷涂衣服。
在夏秋季节应避免长时间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坐卧,如要进入此类地区,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将裤腿扎紧或塞入鞋袜中,穿浅色衣服便于检查是否有蜱附着,表面光滑的衣物,蜱不易附着,尽量不穿凉鞋或拖鞋。戴个帽子。
来源综合宁波晚报、上饶疾控、网络等
近期,不管是您上山摘杨梅也好,去外面解除大自然撒欢也好,请一定要做好防护!扩散给小伙伴!觉得有用请点zan!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