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不同程度或部位排出的寒气,会形成不同的症状。因此,大致上可以就症状和寒气的原因分为:
1、身体背后经络寒气
2、身体前面经络寒气
3、肺脏寒气
1身体寒气重的15个表现
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湿:
*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 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 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 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 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 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人体不同程度或部位排出的寒气,会形成不同的症状。因此,大致上可以就症状和寒气的原因分为身体背后经络寒气、身体前面经络寒气的排出和肺脏寒气的排出三大类。
2身体背后经络寒气——膀胱经
身体背后的经络主要是膀胱经,由于膀胱经所在的背部面积很大,而且在人体最容易受寒的部位,因此许多人都有大量寒气存在这个部位。膀胱经的寒气排出时会出现整个肩背酸软或酸痛。
由于膀胱经贯穿整个头部,因此,会出现后脑部位肿胀头痛或偏头痛的感觉,眉头附近的印堂部位会隐隐作痛,按摩耳后的风池穴会有强烈的疼痛感。喉咙也会出现不适的症状或咳嗽,这些都是膀胱经寒气排出时的症状。夏天中暑时也经常会有这种感觉,两种情形都是背后膀胱经阻塞的症状。
排除膀胱经寒气
排除膀胱经寒气出现不舒服症状时,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是刮痧,由于背部是膀胱经主要的穴位所在,几乎整个背部的左右侧都是膀胱经分布的部位。
因此,只要在颈后、背部和前额刮痧,使经络通畅,但是绝对不能刮的遍体鳞伤,这样还要靠肾气来恢复身体,就会起到反作用了。
3身体前面经络的寒气——胃经和大肠经
身体前面经络的寒气排出时,最典型的症状是鼻塞、打喷嚏、流鼻水,有时候还会出现水泻。这些症状和肺里寒气排出时相同,分辨的方法是用手触摸额头和鼻尖,再和脸部其它部位的温度相比较。
区分身体前面经络的寒气/肺里寒气
如果额头的温度较低,则这些症状是身体前面经络中的寒气排出,如果是鼻尖的温度较低,则是肺里寒气的排出。
经络中的寒气排除不会造成咳嗽也不容易出现发烧,肺里寒气排出时则很容易出现咳嗽和发烧。
身体前面寒气的经络主要是胃经和大肠经。因此,在寒气排出的同时,肠胃也会出现不适的症状。最常出现的是胀气,有时也会出现不停地想吃零食的状况,但大便却不顺畅,直到大便顺畅时感冒也就快好了。
4肺里寒气
鼻尖的温度变低,是寒气从肺里出来最明显的症状。通常这种低温会早于各种有感觉的症状之前出现。
有些人的眼白这时也会出现淡淡的蓝色,特别是儿童最容易有这种情形,做母亲的人一看到小孩眼白变蓝时,就应该摸摸的鼻尖,如果也变得冰了,那么就必须先有小孩即将感冒的心理准备。
可以在家中先预备好退烧药,当体温升到三十八度半以上时就先用退烧药防止身体成伤害。鼻尖低温或眼白变蓝的症状出现了一两天,就会开始出现感冒的症。
如果前期低温的时间很长(三天至一星期),再出现症状,则这次的感冒必定很严重,很可能会出现持续高烧不退。似乎是人体酝酿了长时间才将寒气驱出,因此特别严重。通常是身体愈强的人驱赶寒气的力度愈猛,感冒的程度也愈严重。
肺里寒气出现的咳嗽所呼出的气体,总是凉凉的。这种咳嗽应该视之为一种深度的呼吸,并不是疾病。是人体正常的功能,用来将深藏在肺脏深处的寒气排出去的手段。
正确地分辨哪些症状由疾病造成?哪些症状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所引起是非常重要的。当认定咳嗽是人体的正常功能,目的是排除肺里的寒气,面对这种咳嗽,就不需要急着用药物将之终止,而是寻求提升人体排除寒气能力的方法,把寒气彻底地排出体外。传统中国民间利用姜汤来增强身体的热能。
因为身体的能力增强之后,反而会有更大的力度来排除寒气,身体需要排出更多的垃圾,当然会更不舒服。这种情形虽然会出现暂时更严重的症状,但整个生病的时间会缩短,而且寒气真正被排了出去。
5排除寒气的反应
肺里的寒气是身体最深层的寒气,可能是一次较严重的受寒,或者在经络里的寒气存在了太久,逐渐往深层移动所留下来的。这种寒气的排除,需要较大的能量。
那如何排除寒气呢?多数人都期待有立即排寒的药或按摩方法。实际上并没有这种方法,就像我们皮肤受了伤只能在伤口上涂消炎药,伤口的修复是身体自己做的。排除寒气是身体自己做的,当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时,才会展开排除寒气的工作。
儿童之所以经常伤风感冒,并不是抵抗力不足,相反的是他们的血气能力很高,只要稍有寒气进入身体,立即激活排除寒气的工作,就出现伤风感冒的症状了。
肺里寒气的排除可能出现几种症状,包括大喷嚏、流鼻水、咳嗽、头痛、发烧、全身无力或酸痛、水泻、胆经痛、肩颈酸痛及清晨四五点的盗汗等。
排除肺中寒气,有时会出现发烧的现象,这种发烧和肠胃炎的发烧不同,并不是细菌引起的,而是身体中的肺气(肺的能力)和寒气僵持不下,无法顺利的将寒气排出。这时最好按摩手上的肺经,提升肺的能力,使身体能顺利的将寒气排出。
排除胃寒的反应
胃寒的排除:会先出现鼻塞,再出现打喷嚏、流鼻水,有时太阳穴附近会出现偏头痛,时间长短不一。有时会出现一个星期,有时候一两天。结束后约两三天脚缝会出现湿气,接着小便中也会出现蛋白尿,持续时间也是长短不一,从两三天到一两个星期都有可能。
当身体把排除胃寒产生的垃圾从脚缝排出时,垃圾中除了水分之外,还有丰富的生理垃圾。这些生理垃圾大多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潮湿和富含蛋白质的环境,非常适合霉菌的大量繁殖,香港脚因而得以成病。
当血气较差时,多数人的身体都会有左右不平衡的现象,因此脚趾潮湿的症状,有时只有单边发生;问题不在脚缝有没有细菌,而在于是不是提供了细菌生长的环境。
当身体出现排除寒气的症状时,最好先回顾一下前一段时间的生活作息。如果经过充分的休息才出现症状,则是正常有效的排除寒气,如果由于过度劳累引起的排寒气症状,则是虚火引起的,适度的休息避免再度出现症状。
排除膀胱经寒气的反应
头部或背部受寒时,寒气会留存在膀胱经里,当身体能量回升到有能力排除寒气时,会开始排除膀胱经的寒气。
膀胱经排除寒气时,除了一般感冒的打喷嚏、流鼻水的症状之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喉咙疼痛或声音沙哑,接着出现后脑的胀痛和肩颈酸痛。这时在膀胱经上按摩或刮痧,是缓解症状最快的手段。
和所有寒气的排除相同,当身体开始排除膀胱经的寒气时,最好能增加休息,让身体集中能量把寒气排干净。另外,中医有很好的药剂能够帮助身体更有效的排除寒气,因此,请中医师开方调理也是很好的方向。
经常出现这种排除膀胱经寒气的现象时,就要回顾生活环境中,是否有寒气不断侵入的机会。特别是头部和背部是否常常受寒,例如,洗头未及时吹干或经常承受冷气对头部或背部的直接吹袭等。
6寒气的危害
寒邪百病生,当您肌体处于脆弱的阶段,再受到风寒侵袭,就容易得寒病。具体说喝凉水,吃冰棍,被风吹,洗头后不吹干,冬天坐月子,夏天在空调房,都容易坐下寒病。男性在地上睡觉,喜欢喝冷饮,常年吃凉性东西,在寒冷屋子里常年工作,风雪天出勤的,都容易得寒性病。
具体表现,腰部以下寒凉,经常肠胃痛,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性事差,怕冷,膝盖经常酸软,风一吹就疼,下雨天浑身酸痛,风湿,颈椎疼,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血脂高,肝硬化,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疾病,精神抑郁,面色苍白,食欲差,胃寒。
一遇风吹就头疼,后背疼,女性月经胀痛,下来不痛快,黑色或者褐色血块,手脚冰凉,腰部以下麻木,腿如灌铅,行走沉重,头部相应不舒服,气短无力,酸软的,属于血瘀,血虚,气短,另外,性冷干涩冰凉不育的属于附属症状。
寒症的原因,受寒之后您的血管出现的淤血,堵塞了血管,大血管没问题,小血管被堵塞,尤其是细小的血管,如此,血液运行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运行,则废物生,血管中的血脂,淤血,废物都会堆积,造成局部供血不畅通,血液和细胞中的水分因热量不够,循环的时间较长,形成湿气,就感觉到冷,凉。
一旦有病菌侵入,就会有炎症,一旦有了炎症,此处气血差,细胞修复缺乏营养,炎症就不容易好,象女性宫颈糜烂,就是这种情况。其他,还可造成淤积,象乳房有肿块,小肿瘤,乳腺增生,都是。淤血太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失眠,耳鸣,还容易导致脑血栓,脑溢血,心肌梗死。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院推荐·
关于举办“全国中医特色多种针法临床应用技术研修班”的通知
新九针疗法+埋线疗法+浮针疗法+腹针疗法+蝶腭神经节针刺
各级有关医疗机构及从业医师:
为了普及推广中医特色针法临床治疗技能,同时交流各地医学临床诊疗先进经验。由医院医院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十三届中医特色多种针法临床应用技术研修班”将定于年7月16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届时将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欢迎贵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一、疗法介绍:
(1.)“新九针”疗法由于历史的原因,源于远古时代的“九针”疗法,逐渐后世医家放弃,导致“九针”中大多针具的流失。为了全面地继承和发展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带领全所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将两千年前就广为临床使用、种类丰富、治疗病种多样的“古九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证及研究,于年改制出最初的新九针针具,该针具包括了镵针、铍针、锋钩针、三棱针、火针、梅花针、磁圆梅针、鍉针、圆利针、毫针、长针。结合临床多年的丰富经验,反复探索,研制出了系列“新九针”针具,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创制了独特的新九针疗法。由于改制后的新九针既保留了其原有的优点,又结合多种现代学说和技术,一经问世,就被国内外针灸界同仁赞誉为“新九针”,这一疗法也便成为“新九针疗法”。“新九针”是师怀堂医师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针法及适应范围等都与古九针有较大的区别。
新九针临床应用的治疗范围:
(1)鑱针:皮肤病,慢性胃病,面瘫。
(2)磁圆梅针:肩周炎,静脉曲张,小儿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小儿遗尿症,动脉硬化,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不孕症。
(3)鍉针:慢性咽炎(一次治愈),软组织挫伤,肛肠痔瘘。
(4)锋钩针:肩周炎,筋膜炎(一次性治愈),神经性头疼,腰背肌劳损,腱鞘炎,脑血栓后遗症,顽固性疼痛,胃痉挛,哮喘,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
(5)火针:慢性胃肠炎,结肠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盆腔炎,痛经,顽固性失眠,网球肘,腰肌劳损,创伤性关节炎,甲状腺囊肿,阳痿,面瘫,末梢神经炎,扁平疣,皮肤结核,牛皮癣。
(6)圆利针治疗:癫痫,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肌肉关节剧痛,腰间盘突出,中风后遗症,肌无力,脑外伤后遗症。
(7)铍针治疗:皮肤良性瘤,体积较大疣,肛肠息肉。
(8)梅花针治疗:顽固性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神经性皮炎
(9)三棱针治疗:头痛,高热,急性咽炎,四肢麻木,小儿营养不良。
(10)多种针具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失眠,神经性头痛,抑郁症,慢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瘫,面肌痉挛,腰腿痛,足跟痛,甲状腺疾病,帕金森,耳聋,耳鸣,近视,斜视,视神经萎缩,无痛针灸减肥,美容(祛斑、去皱、美白)等。
(2.)埋线疗法
穴位埋药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中药学和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以及中药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实际上埋线疗法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各种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针灸治疗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肠炎、胃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等,也常常用于美容、减肥、保健等项目,将这种疗法用于治疗痤疮、黄褐斑、肥胖以及人体疲劳综合症等。适应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
(3.)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
新近研究表明:传统针刺方面起作用的正是浅筋膜中的主要组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浮针疗法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多层组织,仅仅作用在浅筋膜,力专效宏。
本疗法主要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网球肘、膝痛、踝关节扭伤、腕管、综合征、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后遗症、痛经、胆囊炎等)引起的疼,对酸、麻木、胀等症状也有较好的作用。
(4.)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该疗法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主要适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
主治落枕、肋间神经痛、肩部扭伤、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用腹针疗法。分别取相对应的颈部、胸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穴。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二、主讲内容:
第一天
1、新九针总论、治疗范围、适应症、禁忌症
2、埋线疗法总论、诊疗范围、优势3、浮针总论、诊疗范围、适应症、禁忌症
4、腹针总论、诊疗范围、适应症、禁忌症
5、蝶腭神经节针刺临床应用
6、刀钩针的临床应用
第二天
1、督主周身疾病
2、疼痛3、针灸与疼痛
4、针灸处方
5、关节影像诊断学6、秩边透水道
7、寰枢关节半脱位8、醒脑开窍法
9、脑血管疾病10、抑郁症11、神经衰弱
12、美容、减肥
第三天
1、面瘫2、面肌痉挛3、头痛
4、眩晕5、老年性痴呆
6、帕金森综合征7、三叉神经痛
8、枕大神经痛9、耳聋耳鸣
10、牙痛
11、鼻炎12、痤疮13、甲状腺疾病
14、口腔溃疡15、肋软骨炎
16、颈心病17、颈源性头痛
18、眼部疾病19、慢性咽炎
20、小儿脑瘫
第四天
1、颈椎病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腰椎骨性关节炎
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5、梨状肌损伤6、肋间神经痛
7、项背肌筋膜炎8、小儿肌性斜颈
9、带状疱疹10、胸廓出口综合征
11、痛经12、慢性胃炎
13、强直性脊柱炎14、乳腺增生
15、盆腔炎16、溃疡性结肠炎
第五天
1、肩周炎2、腱鞘炎及腱鞘囊肿
3、痛风诊断和针刀临床
4、膝关节炎和关节积液
5、足跟痛6、股骨头坏死
7、类风湿性关节炎8、肱骨外上髁炎
9、肱二头肌腱炎10、牛皮癣
11、更年期综合征12、失眠
13、小儿多动症
老师现场示教,讲解注意事项,学员可以带患者免费治疗。
三、主讲专家:
李玲,主任医师、教授。山西医院(医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名中医,首届山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吕景山亲传弟子,世界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针刀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山西针刀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头颈部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医45余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新九针、小针刀、刀钩针、埋线、浮针、腹针等疗法的研究,擅长采用小针刀、针灸、埋线等技术治疗各类疾病,专治各种疼痛性疾病,特色治疗顽固性面瘫、过敏性鼻炎、肩周炎慢性前列腺炎、结肠炎、静脉曲张、一次性治疗咽炎。
骆艳红年5月生副主任医师山西中医学院附院。
山西省名老中医李玲亲传弟孑,山西针灸学会理事,山西针刀学会理事,中华传承中医九针学会理事。从医工作二十余年,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长期致力于中西并用结合,又突显中医特色。治疗与康复锻炼相结合的治疗思想,在治疗中运用针刺的方法把中医的理、法、方、穴相结合。擅长运用腹部针刺调理脏腑、经络以治疗周身疾病。运用小针刀、新九针、埋线、浮针等。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雅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等其它的相关疾病,以及用蝶腭神经刺激术治疗鼻炎。临床主治慢性胃炎,失眠,中风后遗症,耳鸣耳聋,头痛、眩晕,更年期综合征。
四、邀请对象:
1、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等科室医生。
2、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等研究人员。3、个体相关从业针灸推拿医师等。
五、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老师亲自授课,并现场示范及手把手教授。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也可以带病人现场演示治疗。
2、考核结束颁发医院学业证书。
3、报到时交二张一寸免冠彩色照片。
六、培训事项:
培训时间:年7月16日—7月20日学期:5天(7月15日报到)。
培训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培训费用:人民币元(包括元报名费、授课、资料费、合影费)。培训期间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备注:提前报名并预付报名费者赠送一套师怀堂新九针包(磁性圆梅针1支、毫针30支、梅花针1支、大三棱针1支、铍针1支、锋勾针1支、鍉针1支、鑱针1支、圆利针2支(长1支,短1支)、火针:细6支,中2支,粗1支,平1支,多头/三头1支(包括单头针,它又分细中粗,多头火针,火鍉针,火铍针)及配套器具微型酒精灯和针线包,毫针针盒。
全国统一报名咨询
联系方式:联系人: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