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生活状态下,人的心律是60-次/分钟,超过了一般范围的心跳或快或慢就是心律不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严重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的射血功能严重下降,损伤其他的脏器,甚至出现死亡。
本期节目中,中医专家魏汉林给大家讲述了一个他曾经就诊过的病人:一位36岁女患者凌晨一点心脏忽然感觉不适,当时用听诊器已经无法计算出她心脏跳动次数,后来用心跳图检测发现,这位患者是阵发性心室上心跳过速,心跳速度居然达到了次/分钟,情况十分危险,幸好她得到及时救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魏汉林-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外感高热和心律失常的中药治疗,芩蒿退热饮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以及振阳复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均取得阶段性成果。擅长:失眠、嗜睡、胸闷、胸痛、心悸、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肌炎、心衰、房颤、心律失常、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心脑血管疾病。
魏汉林专家告诉大家,心律不齐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新陈代谢异常:体内电解质(例如:钾、钠、钙)不平衡,内分泌失调。
2情绪: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因影响内分泌系统会产生心律不齐。
3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变,先天性心脏病等。
4药物:除了部份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律不齐外,咖啡中的咖啡因,香烟中的尼古丁,酒精等达到一定的剂量时,也会造成心律不齐。
心律失常的表现最典型的是心慌(心悸),再有是憋闷感、心前区闷,严重的会感到疲乏,再严重的话会有情绪不稳、烦躁、头晕等情况。
心律失常严重度判断方法1伴随症状如果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伴有头晕、胸闷、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以及抽搐、昏迷等。相反,轻微的心律失常多不出现其它不适。
2发作时间和频率如心律失常来得迅猛且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或发作频繁,一般每分钟超过五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持续时间短或发作次数少,则多表示病情较轻,但也应引起重视。
3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如果心律失常只发作一段时间,无论是反复发作多少次,这段时间有多长,都是阵发的,例如阵发室上速、阵发房颤。持续的则是发作时间连续不断,没有正常的时间段,长期以来一直发作不断则认为是持续发作的心律失常,例如持续房颤。上述两种情况前者轻后者重。
4是否有严重的原发病如心律失常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憋气、心前区剧痛、心悸、气短、肢体不温,应引起高度警觉;
如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若出现晕厥,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时,应怀疑合并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休克的可能;
如心肌炎伴有心律失常的病人发生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应怀疑有心力衰竭的可能;
高血压病伴有心律失常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头痛,抽搐等症状时应怀疑有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的可能;
如心律失常发生在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人身上,多表明病情较重,应引起足够重视,医院就诊。
5发作年龄一般情况下,青壮年人的心律失常以功能性多见。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病变,通常表现为心悸气短、周身乏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另外,老年人易发心肺部疾患,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绞痛时,也常伴发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等;反过来,心律失常又会加重上述疾病,使原发病的症状更加明显,从而忽视心律失常的存在。
实虚区分治疗,一证一方实证:安神定志丸
实证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往往是病程比较短,一般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发作时临床伴随症状比较轻微,遇有诱因方犯病。
镇静定志,养心安神。
心虚胆怯证。
虚证:天王补心丹
虚证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病程比较长,往往都有身体其他的一些慢性疾病,无需任何诱因导致发作,发作时伴随的症状比较严重,疲乏、无力、头晕,除了心慌、胸闷外,全身的症状都会比较明显。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阴虚火旺证。
提示:具体药方用法用量需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遵医嘱,点击文章左下角的“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