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以嫩细者效佳,故名“桂枝尖”、“嫩桂枝”。药理证实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解痉镇痛,抗菌消炎,抗过敏。
肉桂系桂的干燥树皮,最佳者为“官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均增大,一般用5g以下,久煎效减,可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剂。
桂枝表散风寒,温通经脉,调和营血。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温散内寒。
两者有别。
桂枝和肉桂,促进血液循环,尤其增加心肌的血流量,它能解痉止痛,尤其对痉挛性的疼痛,桂枝效果很好,痛经呀也可以用;另外桂枝还可以散风寒;桂枝还可以调营卫;另外桂枝的特点既温又通,这是很重要,有好多药温而不通,中医讲不通则痛呀,你又温又通不止痛的作用就大了嘛?
另外桂枝调和营卫也是个非常好的药,当然《伤寒论》的名方桂枝汤,经方呀,我明天要讲,别墨守陈规,要改进,桂枝汤别的都不管,就拿桂枝和白芍,就能调和营卫,姜枣草都不用;而且桂枝也能抗菌,抗过敏是个很大的特点,抗过敏桂枝,荨麻疹,湿疹,尤其妇女月经中间这个湿疹加重,营卫不和,就增加桂枝呀,抗过敏。
肉桂就不一样了,肉桂完全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肉桂的特点就是引火归元,它引君火也就是心火归到元归到命门。我们有个交通心肾的主要方子,就两个药组成,一个是肉桂,还一个是黄连,黄连清心火,肉桂引心火,就治疗失眠,心肾不交的失眠,是个非常好的方子。医院70年代,管病房,好多病人失眠,就心肾不交的,就把黄连和肉桂3﹕1,黄连10g,肉桂3g,磨粉装在胶囊里面,睡觉前1个小时,1号胶囊吃5粒,那比西药的安眠药强多了。
22.三七养血和血
“三七”又名“参三七”、“田三七”。《本草纲目》异名“金不换”。
三七的特点是养血又和血,止血又散瘀,故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是血证要药。
三七含皂甙和黄酮。抗血小板聚集,溶栓,防止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而养血化瘀,又能激活止血活性物质,缩短出凝血时间,增殖造血干细胞而止血养血。皂甙还有强心,保护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产生钙拮抗效应,可治心脑血管病。
三七的消肿定痛作用也较明显,用治瘀滞作用有效。民间还用三七的强壮补虚功效,炖食作为保健食品。另外“菊叶三七”和“景天三七”均可通用,但其力不如“参三七”,前者偏于解毒消肿,后者偏于安神宁心。三七价贵,常以粉剂3-5g冲服。
三七,心脑血管的特效药。它可双向,既能养血又能和血;它能止血,它能散瘀。这个功能就很全呀,血虚的病人,淤血的病人,都可以想到三七,好药呀这是;而且能抗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就动脉硬化,三七正好对口径呀,对不对?往往就血虚血瘀用三七都没害处,反过来讲,肾亏的病人用三七也不会有副作用,你不要再加别的破血药,三七没问题,而且能强心,保护心肌。
24.川芎活血而透窍
川芎,《吴普本草》别名为“香果”,活血化瘀主药。药理证实:有钙离子拮抗剂作用,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扩管降压、改善脑循环和脑缺血、改善微循环障碍、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而用治心脑血管病。川芎还可行气止痛专治寒凝气滞,淤血内阻的诸痛。明显增加肾血流量而利尿,抑制肿瘤扩散,对方化疗增效又能镇静安神。
川芎更能祛风升散而透窍。由于升散之性,除禁用于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证外,还应掌握用量10g以下,过量扩张脑血管反而加剧头痛。
川芎活血化瘀。因为川芎的特点气和血都能行,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因为咱们讲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气滞和血瘀,活血药你不加行气药,效果就不好。川芎正好是双向,又能行气又能活血,所以这个药的效果就好啊,对不对?另外川芎还有一个特点能祛风、透窍,后天讲病讲到外感病要告诉你,外感风寒风热要辨清楚,因为外感病祛邪必须得透窍,其中川芎是个好药;川芎还有一个钙拮抗剂,西医很强调,治疗心脑血管病用钙拮抗剂,但西药都有副作用,川芎是个天然药,起到钙拮抗剂的作用,而且没有副作用,能增加冠脉的流量,抗心肌缺血,所以治疗心脑血管病离不开川芎,降低心肌的耗氧量,降血压,扩张周围血管,降血压抑制血栓,行气止痛,而且温通利尿,川芎还能抑癌,抑制癌细胞,也可以安神,所以川芎的作用非常全面,尤其对心脑血管非常全面。注意了:我用了化瘀,没有破瘀。川芎的活血化瘀比较平和,不会伤正,也不会破血,所以组方在肾亏的病人里面,你用川芎都没有防碍;
川芎的止痛效果非常明显,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西医很发怵,西医两个病它没法,一个病毒它没法,二一个神经它没法,用B2最老的、谷维素,麻袋麻袋用都不起作用,中医有特效,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西医叫血管神经性头痛,其中一个药就是川芎,另外一个要用什么呢?天麻。
大雄丸:天麻、川芎。天麻这个对治疗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有特效,你可以用胶囊啊,西医没办法,最后用麦角打针,都是临时止痛,吃这个药就管用,你不也赚钱了吗?45%的利润,但川芎有个问题,它扩张脑血管,所以川芎的用量一定控制在10g以内,过30g反而引起头痛,就是过分的扩张了脑血管。
25.泽兰活血而利水
泽兰,《神农本草经》别名“龙枣”,《救荒本草》别名“地瓜儿苗”。以其活血通经之功,多用在妇科血瘀经闭,痛经及产后腹痛。骨伤科用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外科用治痈肿疼痛。
内科少用泽兰。药理证实:改善血液流变性,控制血栓形成,利尿退肿、解毒消肿。故内科也可多用。
泽兰,这个妇科大夫用,闭经、水肿呀想到泽兰,通经利尿。内科用泽兰是抗栓塞的一个奇药,抗栓,血栓呀,泽兰能抗血栓一个奇药,主要用它活血通经。这个经就面比较广啊,不光是通月经,通经脉,通经络,而且利水退肿;它能改变血液流变学,血粘了,血液流变学不正常了,血液稠了,泽兰是个好药;泽兰还能止痛和解毒。我们有一个病叫带状疱疹,西医讲是病毒引起的,很难治很痛苦,疼痛啊,中医讲腰缠火丹,火毒呀,你就可以用泽兰,即止痛又活血又解毒。
26.水蛭无毒
水蛭俗称“蚂蟥”。常用日本医蛭和宽体金线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以其有毒矣。
药理证实:水蛭素为良好的抗凝血物质,可溶栓,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促进脑血肿的吸收,减轻周围炎症及水肿,而缓解颅内压升高,又有明显的降血脂功能且能改善肾小球病理损伤,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水蛭还能促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缓解血管痉挛,激活纤溶系统,是一味优良的心脑血管病用药。对血证其有双向调节作用;少量(吞粉1g以下,水煎5g以下)再选配养血和血药则有止血作用。大量(吞粉1-3g,水煎5-10g)再选配活血化瘀药则有破血溶栓的作用。
虽经做过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检测结果未见异常,无抗体形成,血浆中也未发现水蛭素抗原,各脏器病理切片未见病理组织学改变,临床应用也没发现毒性反应,因此水蛭为安全药。
临床应用水蛭有3个注意:其味奇臭,难以汤剂口服,可用散剂装胶囊吞服;过敏体质慎用;体虚者须伍扶正药。
28.王不留行活血而疗肾病
王不留行,《救荒本草》别名“奶米”。医者只知其为妇科专药,上通乳汁,下通经闭,且消痈肿。殊不知其可活血利尿,其性下行,走而不守而治各种肾病。
王不留行,这是治肾炎的一个主要的药。它上通乳汁,产后少乳用王不留行通乳汁,下通经闭,闭经呀,可以用王不留行来通;王不留行还有一个特点能活血利尿,所以治疗肾炎,王不留行是个好药,但注意了,王不留行必须生用,要生的王不留行,不能炒,炒了就开花了,作用就减弱了,生用王不留行,就写明生王不留行。
29.苏木巧解心痛
苏木活血破瘀,消肿止痛,为妇科,骨伤科专药。药理证实:能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促进微循环血流并使其管径恢复而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并对心痛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可以炒用。但要掌握剂量,正如《本草纲目》所言:“苏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和血用5g,破血用10g。
30.鸡血藤和血效药鸡血藤产于云南凤庆最佳。《广西植物名录》别名“过岗龙”、“九层风”。功效同当归,即补血又行血,同为有效的调经药。补血之力次于当归,但尚能养筋通络,适于虚人、老人及血虚不营、血不养筋、经络不通者。还能提升放化疗所致的血细胞下降。其性平和,用量可大,投10-30g。
鸡血藤,这是和血的一个特效药,它是双向的,既能补血又能行血,这功能就比较全呀,即补又行,而且养筋通络。虚痹用鸡血藤是个好药,既能养筋又能通络。又能提升血象,而且能调经,贫血、白血球低、血小板低可用鸡血藤。还得加一个药,加什么药?石苇。在辨证的基础上,加鸡血藤、石苇,就明显的能提高血象。
医院有个病人,姓王叫什么呢?贫血很紧张,血色素才六点几克,结果呢,西医给她补铁,没补上,铁剂多了影响吃饭,不能吃饭。每天夜里2点来排队,为了找我看病,这个方子7付药,当然她还有别的病,用的调肾阴阳的方就加了鸡血藤和石苇,一个礼拜以后,血色素从六点几克升到12克,说我是她救命恩人。疝气,40多岁了,要开刀,我给她开了方子,疝气也好了,月经也好了,贫血也好了,后来她太辛苦,医院限号,起的太早了,我医院,不限号,减轻她负担了,调经鸡血藤是个好药。后天再讲调经,这是我们家的绝招。月经不来你千万不要想到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闭经用活血化瘀是个笨办法,好多不行,你用了活血化瘀更不来了,后天再说吧,不是卖关子,你看今天这部分内容很多了。
31.丹皮清肝泻火
丹皮生用清热凉血,退热消痈,酒炒凉血祛瘀,炭用凉血止血,胃虚者酒伴蒸。药理证实:保护心肌缺血,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显著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抑制中枢,催眠镇静,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还有抗菌,抗皮肤真菌的作用。
丹皮入肝经,其清热凉血活血之力,可直泻肝火。肝经实火,肝阳上亢,水不涵木证类,无论虚实之热均可清之。
丹皮虚实都清,清肝的药。肝虚有火,虚火也清;肝火实火也清这是它的特点。既能凉血清热,又能止血消痈。丹皮对心血管的效应也非常好,能保护心肌缺血,能够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又能降压,降凝,催眠和抗菌。再讲一遍,降压、降凝、催眠都是在辨证的前提下。所以肝火甭管你虚火实火,用丹皮管用。假如不是肝火,你用丹皮就偏了,偏离了。
33.四种柴胡各有所主
药用柴胡分为四种:
北柴胡,又称硬柴胡,《神农本草经》别名“地蒸”《中药大辞典》别名“山菜根”。
南柴胡又称软柴胡,系狭叶柴胡,辽宁地产别名“蚂蚱腿”。
竹柴胡,又称竹叶柴胡、茅胡、春柴胡。
产于银州色白黄而大者为银柴胡。另有石竹科银柴胡的干燥根也称银柴胡。
柴胡功效有六:
解热,抗痈,为透表泄热药,用于少阳痈疾,寒热往来和不明原因的发热;
抗菌、抗病毒、抗流感、抗结核;
改善肝功,降转氨酶,利胆排石,疏肝调经;
镇痛、镇静、抗惊厥,尤治胁肋痛;
消炎,治泌尿系感;少用5g升举阳气。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北柴胡生用。
调经止痛醋制,退虚热憋血炒,升提止泻酒制,润肺止咳蜜炒;
肝郁劳热,南柴胡生用。
竹柴胡疏肝止痛之力更强。
银柴胡专退阴虚潮热,小儿疳热。
柴胡比较复杂了,品种比较多。它总的作用解热、消痈、抗菌、抗病毒。碰到过这样一个病人,没超过25岁,内心发烧,40度,检查清楚,怎么治呀?想起了《伤寒论》叫热入血室,是什么?《伤寒论》张仲景教我们,月经入血室,热到了血室。他用的是什么?小柴胡汤。当然小柴胡汤这个组成啊明天要讲了,柴胡是主药,他加了黄芩,关键问题用了党参,扶正祛邪,半表半里呀,调和营卫呀,这三个药不能缺,别的药用不用无所谓,我就用这三味药,因为扁桃体炎,他血象不高,完全是个病毒性的扁桃体炎,就拿柴胡来退热抗病毒,加了30g的党参,当然别的还有加减,中药并不是慢郎中啊,只要对证,三付药,烧退了,当然扁桃体炎得7天以上慢慢消,烧退得很快,就用了柴胡的抗病毒,就各种柴胡都有这个作用,而且保肝,降转氨酶,排石,抗流感,肝胆的病都可以用柴胡。镇静、止痛、消炎、抗真菌,这是柴胡,各种柴胡都有这么些的功能。
底下不同柴胡有不同的功能。北柴胡,用于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半表半里或者是肝气郁结,这个时候你就要用到北柴胡。
南柴胡就用于肝郁劳热,肝区郁结,劳热就不是外感,也不是半表半里的热了,是劳热,也就虚热,肝热虚热用南柴胡。
还有一个竹柴胡,就柴胡尖,柴胡的梢,它重点是疏肝止痛,胆结石要排石的时候,它通过胆管比较窄,肯定要疼痛,这个时候你要告诉病人,不是坏事,是好事,说明石头在慢慢的排。另外你要加上竹柴胡,减轻他的疼痛。
银柴胡就是阴虚潮热,我在广州,就是清远,才40岁,肝癌,他其中一个症状就低烧,下午就高了,但不超过38度,这个时候我用了两个药,一个就是青蒿,青蒿治什么?但青蒿里面退热的成分是青蒿素,怕热,用青蒿必须得后下,一煮,青蒿就破坏了,就不会有退热作用了;第二个月就银柴胡。青蒿用15g,银柴胡,再加了一个药,也是退热的药,地骨皮,当然还有别的药。癌症的发烧特别不好治,尤其低烧,当然癌症的发烧必须给它控制,不控制增加扩散,这癌细胞加热,它不就跑了吗?也就吃了我一个礼拜的药,烧全部退了,所以银柴胡退阴虚潮热这是个好药,还有小儿的疳热,消化不好啊,引起低热,也可以用银柴胡。
但小孩呀,喝药很难,怎么办呢?好多人知道小儿的感冒,气管炎,消化不好,西药没办法的,西医一看小孩独生子女呀,都用好药,高级的抗生素,谁也不知道抗生素伤胃呀,灌进去了,吃犯病了,伤胃了,小孩更不好了,必须用中药,但是灌不进去,怎么办?给他肛管,肛门里面,拿细的,不要用肛管,当然小儿的肛门小,用导尿管,导尿管涂上石蜡或者甘油,睡觉的时候,慢慢的给他插进去,插到15厘米,那就等于超过了乙状结肠,乙状结肠整个人体吸收的部位,为了消化,乙状结肠吸收的部位,插到这个部位,你慢慢的把中药打进去,慢慢的推,推了以后,给他塞个棉花让他趴着或者直接躺着,这样保留一个小时以上,药就吸收了,很管用,去掉了西药好多的副作用,柴胡是个好药。
34.枳壳破而不伤
枳壳系酸橙、香橼大而接近成熟的果实。枳实为小而未成熟的果实。性味辛苦而温,炒后辛燥之性缓和,功效宽中除胀,消积祛痰。药理证实:抑制胃肠蠕动,专治胸腹痞满,胀痛泄泻;收缩平滑肌,专治胃扩张、子宫脱垂、脱肛;显著升高血压,抢救休克。
枳实、枳壳魏晋朝后始分用。枳实破气力宏。枳壳力缓,行气宽胸,消账除痰。专于平气,其性破而不伤。
枳壳破而不伤,注意呀我写的是枳壳,可不是枳实呀,枳实那就过了,要伤了。枳壳的破不会伤,宽中除胀,这个大家知道。枳壳理气药,宽中除胀都知道,但你不知道它能祛痰,祛痰消积。温胆汤明天要讲这个方,竹茹,第二个就枳壳呀,一方面理气,更重要的用它祛痰,温胆汤治疗痰浊主方,所以离不开枳壳。枳壳还有一个抑制蠕动,抑制肠子蠕动,就是腹泻的时候用枳壳,腹泻就蠕动增快,腹痛、腹泻用枳壳,这就是我们《内经》至真要大论里面讲的通因通用。腹泻,枳壳你给理气消胀啊,通因通用啊,会有效。
医院有个专家叫王崇,这是我的师弟,他专门一生搞厥脱,厥脱里面他就用针剂,因为针剂的批药很难,没批准准字号的,他用了两个药,抗惊厥、抗休克。一个就是枳壳;一个是什么?青皮。用这两个药治疗休克效果特别好。他做成针剂,医院内部用,没有获得准字号批准。收缩平滑肌还能治什么病呢?医院有个老太太,子宫脱垂,用了枳壳。胃下垂、子宫脱垂,这个平滑肌松弛,这个时候你要用枳壳。当然因为年龄大,我只给他用15g,你可以用到30g,它怕破气厉害,你里面加生黄芪,白扁豆也行,收缩了平滑肌,对胃下垂、子宫脱垂不就有效了吗?升血压,我的师弟抗休克,就用它来升血压,青皮也能升血压。
35.菖蒲不仅开窍而且消导
菖蒲分3种:石菖蒲《神农本草经》别名“昌阳”,《本草纲目》别名“水剑草”。节菖蒲,故称石菖蒲,以“一寸九节者”佳,又称“九节菖蒲”。近代以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入药,有毒性,故弃用。水菖蒲始载于《名医别录》别名“白昌”、“泥昌”,其效不如石菖蒲,仅祛痰止咳止泻,故菖蒲入药以石菖蒲为优。
药理证实:有镇静、解痉、抗惊厥,所谓豁痰开窍,宁神镇惊,专治痰蒙清窍证。有芳香化浊作用,专治湿阻中焦证。医者用石菖蒲常以开窍为重,而疏其化浊之力,菖蒲实为消食良药,尤宜于痰闭食阻证。
菖蒲,大家都知道呀,开窍药。对不对?开窍醒神,就是忘了它还能消导,帮助消化,内科大夫把这个作用就疏忽了。而且能祛痰止咳,消导止泻,这个作用内科大夫是想不到的,疏忽了。痰浊、咳嗽可用菖蒲,食积腹泻可用菖蒲,当然也能镇痛、解痉、抗惊厥、宁心神、开窍、透窍,这个作用大家都知道。到这里我要讲了,菖蒲一定要加上石菖蒲。
古代菖蒲分两种:
一种是石菖蒲,另外一种叫节菖蒲,也叫九节菖蒲。现在可是改了,现在九节菖蒲是什么?新疆二台山下面的一个菖蒲,它有毒,所以你一定要写上“石菖蒲”。当然北京没事,写菖蒲,他肯定给你石菖蒲。在别的地方,你写了菖蒲,不写石菖蒲,给你节菖蒲可就麻烦了。对不对?疗效是硬道理,更硬的道理,就是安全第一,当医生不顾安全,你捅了篓子就一蹶不振了。光图疗效,是,疗效很重要,疏忽了出了一个问题,你抬不起头来。医院,有个西学中的老前辈,用细辛呀来治喘止痛,咱们古书上讲了,细辛不过钱呀,不能过了3g,他一用就30g,哎呀!效果非常好。哎呀!我说:“老前辈呀,你糊涂,治好99个不一定立功,真的有的病出了问题你就麻烦了,同行评议,你凭什么加10倍量?也许就这个上面死了,你冤不冤?这把年龄,你别冒险了,算了吧!还是回来用3g,没有疗效你就窝囊,出了问题你负责。”
36.郁金理气和血
郁金亦称“玉金”。有5个功效:理气解郁,凉血破瘀而治郁痛血滞证;清心镇静而治精神神经证;促进胆汁分泌排泄,保肝而治肝胆病,结石症;溶解胆固醇而降脂,保护心肌损伤而治高血脂症、冠心病;利尿排石而治泌尿系感染、结石症。
郁金调理气血有双重作用,既能行气解郁,又能活血化瘀,是气血双治药,尤宜于气滞血瘀证,也为内妇科要药。《温病全书》中的“菖蒲郁金汤”常与石菖蒲同用有调整大脑皮层功能。广郁金偏于行气,川郁金偏于化瘀。
郁金的特点也是气血双理,又能行气又能活血,和川芎一样,这是个好药。另外它理气解郁,又能凉血化瘀,它化瘀要超过凉血,血瘀和痰浊一样,化热得多,变寒得少,所以这个郁金非常适合,又瘀又花了热了,郁金非常好。当然治疗中间有一个巧字,就是不能光活血化瘀,要想到气血的关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这是老祖宗教我们的,光活血化瘀效果不好,加几个行气药,效果就好了。郁金本身就双向,最适合,所以血瘀也好,气滞也好,别忘了郁金。郁金还能清心、镇静,它也能保护心肌,郁金也能降脂,又能利尿,它和菖蒲配在一起,中医讲:开窍、消导、理气、活血;西医来讲,这两个药能调整大脑皮层的功能。兴奋的给他抑制了;抑制了,给你兴奋了。所以这两个药治疗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都要用,是个好药。
郁金利尿排石而治泌尿系感染,这个后天讲病的时候要讲,泌尿系感染,西医也没办法,用了好多抗生素,可能暂时有效,但复发率很高,用中药完全有疗效优势,其中郁金是个好药。
37.陈皮类的运用
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桔皮”,以广东新会所产最佳,名为“新会皮”。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要药。药理证实: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排除肠管内的积气。
桔红,系成熟果实最外层的果皮,行气健脾之力减而温燥化痰之功增,又可镇咳,最宜咳痰难咯者。以广东化州所产最优,又名“化桔红”。
桔白,系成熟果实最内层的果皮。燥散之性大减,专为和中化湿之力,治疗湿阻中焦证。
桔叶,系桔树的叶片,专于疏肝解郁,散结解毒而治胁痛乳痈、乳僻。
桔核,系桔之种子,一般炒用。有理气散结,消胀止痛之功,可回乳、治疼痛乳痈。
桔络,系果皮内的筋络,理气止痛,通络祛痰专治痰浊阻络证。
青皮系未成熟果皮或幼小果实。醋炒为佳。虽然健脾作用不如陈皮,但破气散结,疏肝化滞之力明显,专治胁胀乳僻乳痈,食积,肝脾肿大。
陈皮分类,但总的作用是理气,健脾。但是陈皮比较燥,燥湿祛痰,降逆止呕,这样我尽量把中医术语规范了。有的人叫化痰,但是我改了,不叫化痰,叫祛痰;有的人叫化瘀,有的人叫活血,我也给它规范了,就叫化瘀。痰浊去,瘀就化。中医的病名尽量给它规范化,这乱了,对学术发展不利。降逆止呕,一个止呕的方子叫“橘皮竹茹汤”就用的陈皮。
当然里面要分类,一个桔红,祛痰镇咳,桔红啊,咱们有个成药叫橘红丸,它镇咳祛痰非常好,就用桔红的作用。
桔白,就里面白的那一层,是化湿的,和中就是和胃,和胃化湿。
桔叶,疏肝解郁,散结解毒,肝气郁结加上乳腺增生就可以用桔叶。
桔核,理气散结,消胀止痛,但桔核一定要炒,生桔核的燥性很大,炒桔核就克服了燥性。
桔络,就那个丝,理气止痛,通络化痰。
青皮,破气了,破气散结,清肝化湿,当然青皮也有升血压的作用,刚才也就说了。
38.香附镇痛主药
香附,《名医别录》别名“沙草根”,《本草纲目》别名“雷公头”。其药效有二: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是妇科调经胎产良药;理气解郁,疏肝主药,用治郁证。生用上行胸膈,熟用下走肝肾,酒炒通经络,醋炒消积聚,姜汁炒祛痰饮,炒炭可止血。酒和醋同煮者名“制香附”,盐、酒、姜汁、童便分次制炒者名“四制香附”,均增其疏肝之力。
药理证实:挥发油可明显提高痛阈,缓解平滑肌痉挛,可止诸痛。镇痛时醋炒效佳。
香附,镇痛的主药。当然香附都知道,疏肝理气、疏肝解郁。香附抑制宫缩,痛经呀,尤其香附和鸡血藤配在一起,一个行气,一个和血,这对疼痛是一对有效的药对。香附的主要的作用是提高痛阈,所以它镇痛,缓解痉挛。痉挛性疼痛,舒缓子宫痉挛性疼痛,胃也有痉挛性疼痛啊,胃用香附以后,很好的药,两个药,哎,良附丸,高良姜和香附,胃痉挛的疼痛,子宫痉挛痛经,香附是个好药。
39.川楝子清肝
川楝子又名“苦楝子”、“金铃子”。疏肝止痛,止痛效药。当然川楝子苦寒,归入肝经,实为清肝泻火和引入肝经的妙药。又是治疝专药。还可杀虫,尤能驱蛔。惟其所含川楝子素有消毒,不可过量,一般用10g以下,中毒者轻者眩晕心悸,呼吸困难,呕吐腹泻,重则震颤、痉挛、麻痹,甚至死亡。
川楝子是个很好的引经药,引到肝经,泻肝火,疏肝止痛,治疗疝气而驱蛔虫。胆道蛔虫啊,又有蛔虫又疼痛,用川楝子是个很好的药,既能驱蛔又能止痛。
文源:医学分享俱乐部作者:沈绍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