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参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是年龄在18-59岁之间的各单位重点人群。根据国家整体部署,明确9类重点人群包括:冷链物品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运输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出国工作学习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社区工作者等。
01
新冠疫苗打几针?
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02
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好处?
我国接受了紧急接种的高风险暴露人群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接种了疫苗的人的感染风险和严重程度均低于未接种疫苗人群。提示疫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03
接种新冠疫苗后抗体可持续多长时间?
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现在说这个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还不能下这个结论。目前证据提示,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要求,疫苗保护期达到半年以上,基本上没有问题。
04
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05
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回家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06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
目前阶段,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
2.发热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
3.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
4.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5.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6.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
7.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剂者;
8.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
9.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07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一起打吗?
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08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目前尚未监测到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由于疫苗所含成分的特异性属性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反应,这是疫苗本身特性之一,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
09
打了新冠疫苗,是不是还要继续戴口罩?
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或者发病。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10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健康方面问题
点击下方即可免费咨询!
也可直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