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常见,常用药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77.html

各10g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10~15g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主治命门火衰。

3~10g(先煎);2~8g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脾肾阳虚适用。

5~10g;10g(先煎)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20~30g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各30g,先煎。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10g(包煎);20~30g(先煎)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各10g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10~15g;10g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1.5~3g(煎服)、0.5~1g(吞服);3~10g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3~8g;3~6g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30g(先煎);10~15g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10g;5~10g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效果较小。

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效果较大。

各10g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治气分郁滞。

各10g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治气滞血瘀。长于止痛。

3~10g;10~15g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长于疏泄。

各10g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

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药力峻猛。

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药力和缓。

各10g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

3~8g;3~10g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

10g;5~10g濡润行散、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证。

5~10g(入丸、散用);5~10g(包煎)利湿祛瘀,适用于瘀湿相兼证。祛瘀之力大于利湿之功。

10~15g;20~30g活血调经、利尿退肿,适用于血瘀挟湿的鼓胀、闭经病。此药对药性平和,有久服不伤正之特点。

5~10g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证,特别是跌打损伤痛证。此药对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3~5g;5g祛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血证。

3~5g(煎服)、1~2g(研磨吞服)破血消症,适用于血积症块、妇人血积经闭。为峻猛破血药,孕妇禁用,体质虚者应加入益气养血药。

10~15g(炒用)消食健脾,适用于食积不化。此药对含脢量较高,若炒焦则降低脢的活力,影响其疗效,故以微炒为好。

各10g适用于凉燥咳嗽证。

30g(生用);15g软坚散结、消瘤廮,适用于阴虚挟痰热之廮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zl/12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