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中医儿科常用穴位介绍,内附穴位图建议收

北京扁平疣医院咨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穴位贴敷疗法源远流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中药制成一定的剂型,贴敷于人体经络相关穴位上,通过穴位渗透皮肤导入脏腑,激发全身的经气,达到沟通表理、调解营卫、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健脾益肾、鼓舞人体正气、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证明,穴位贴敷是有局部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

儿科常用穴位:

1大椎:主治热病,疟疾,咳喘,喘逆、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2神阙: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配大椎穴治疗感冒、咳嗽、发热

3天突:主治咳喘胸闷、恶心呕吐、咽痛等症

4膻中:主治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呃逆、咳嗽;配肺俞穴治咳嗽、痰喘

5中脘:主治腹胀、腹痛、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

6肺俞: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7脾俞:主治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水肿,四肢乏力等症

8足三里: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

9三阴交: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遗尿,疝气,足痿,瘾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10涌泉:主治头顶痛,咽喉痛、失音、舌干,小儿惊风、癫痫、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病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肠胃散(国药准字Z)

:温中散寒,燥湿止泻。健脾和胃,消化积食。用于

慢性腹泻,肠炎

寒湿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肠鸣

脾胃虚寒,胃肠功能紊乱

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调理脾胃

2感冒散(国药准字Z)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所致的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全身不适。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zl/12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