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
大多数人对这些概念并不了解,
更不清楚自己的经络是否健康。
其实,经络是连接人体五脏六腑的桥梁。
中医所说的“十四经”包括: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任、督二脉为主体,是一套遍布全身的综合系统。
人体经络是维持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如果经络不畅通,就可能出现各种疾病。
今天妞教大家判断自身经络的通畅程度,并传授一套强身健体的“经络操”给大家~~
“经络不通”的4个表现生活中,有人感觉浑身不适,但又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很可能是“经络不通”惹的祸。
中医专家总结出4种经络不通的表现,一测便知。
1
捏肉感觉痛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随手捏起身上的肉,如果有明显痛感,则表明经络不通。
这是因为,气血流通不畅,肌肉的柔韧性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会增加。
人体经络均有一定的走向,如两腿外侧的胆经、两臂内侧的肺经等,可沿着经络循行轻轻敲打、按摩皮肉,有利于舒缓肌肉,疏通经络。
2
舌下色深暗
舌下络脉浅薄、丰富、易于观察,是中医舌象诊断的指标之一。
若舌下络脉色深暗,脉管怒张,是气血不通、瘀血停滞于脉管所致。
平时可多按揉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有补益气血、促进循环的功效。
3
过血不明显
上肢的检查方法是:用一只手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一分钟,然后突然松开,若有一股热流直冲手指尖的感觉,则说明经络是通畅的,反之则经络气血运行欠佳。
下肢的检查方法是:身体平躺,用手按压腹股沟处的动脉一分钟,猛然松手,如果有血冲到脚趾尖的圆筒状热感,说明经络气血流通良好。
4
平躺腹部凸出
腹部有重要的内脏器官,足三阴经、任脉均过腹部,腹部的外形影响着经脉气血的运行。
健康人平躺,腹部应当是凹陷的,若平躺时腹部凸出,是气血经脉不通,水湿痰饮等瘀滞的表现,以胖人多见。
腹部穴位较多,诸如气海、关元、神阙等,可经常艾灸或刮痧,来驱寒除湿,行气通经。
经络不通,百病丛生。明察经络不通后,应及时进行适当运动、按摩、热浴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升发阳气,畅通经络。
一套经络操,从头到脚都舒畅动作一
两臂置于胸前,手心朝前,先用右手拍左手、左胳膊,然后再换左手手心拍右手、右胳膊。
拍的时候可以用手掌也可以用拳头,从腋窝开始,一直拍到手,不要太用力,动作要连起来。
动作二
接下来拍手背,最好从手背往上拍。
将掌心面向自己,拍打肩膀头上的肩井穴(颈部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与肩头连线的正中)。
动作三
人体胸部和腹部有很多穴位、经络,可以从上往下,用双手一直拍到肚子。
拍完前面,再拍侧面,不好拍地方揉也可以。
动作四
到了腰部,可以敲一圈,然后敲裤线这个位置,再敲腿的里侧和后面,有助加快气血循环。
经络操不要求固定顺序,也没必要非按经络走向拍,最重要的是坚持。
疏通经络还需按摩这4个穴位按揉心包经,缓解“心累”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
可以沿着心包经的穴位逐个揉按,每个穴位以痛为标准,凡是按到痛的点就要多按几下,按压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
如果觉得找穴位太麻烦,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经,即沿着经络一点一点地拍打过去。拍打心包经,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捋捋膻中穴,宁心解闷
膻中穴有宁心神,开胸除闷等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5秒。生气时可以往下捋下左右,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轻叩风池穴,缓解紧张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叩压这个穴位能起明目醒脑的作用。只要感觉疲劳、紧张或者焦虑时可随时轻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
指压合谷穴,治疗头痛失眠
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按摩此穴对于神经性头痛、失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经络在身体内犹如一个城市的下水道,四通八达,联络著每一个脏腑和器官。
让我们一起找出身体上的排污口,及时清理体内的垃圾,让身体更健康吧~
专家推荐Experts江长波
现任中科·名中医堂主任中医师
原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院)长,江西省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擅长治疗急慢性呼吸病、心脑血管病、脾胃病、老年病、妇女经带病、不孕不育等疾病。
#中科体检白癜风怎么诊断症狀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