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门纯德神经性疾病方,芍药钩藤木耳汤

良方导读:芍药钩藤木耳汤系已故名医门纯德自拟得意名方。主治阴亏津伤,筋脉拘急,疼痛痉挛等神经系统疾患。包括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肢端静脉痉挛症、癔症、癫痫小发作以及拔牙引起的神经痛等等。多年反复验证,疗效不菲。

门纯德治神经性疾病拿手方

芍药钩藤木耳汤

组方:生白芍30克,钩藤30克,炙甘草9克,全蝎6克(研面冲服),天麻6克,僵蚕9克,白苣子10克,郁李仁6克,黑木耳15克。水煎服。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减:1、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加柴胡10克、没药10克。2、拔牙引起的神经痛,加生石膏20克。3、多发性神经炎、末梢血管痉挛,加桑枝15克、乳香9克。4、癔症,加百合30克、麦冬15克、红枣4枚。5、癫痫小发作,加二丑5克、琥珀6克(研面冲服)。解读:白芍-钩藤,主药,白芍滋肝阴,柔肝解痉,钩藤调肝气,解痉止痛。白苣子-郁李仁,一苦一甘,甘苦相宜,利五脏,疗伤损,破瘀血,润燥结,通经脉。木耳-天麻,一柔一刚,刚柔相济,益精气,濡经络,祛风化痰而止痛。

僵蚕-全蝎,一缓一急,缓急相配,驱风邪缓拘挛以定痛。甘草,调和诸药,同芍药配伍,酸甘化阴,缓急而止痛。九味药主辅和谐,标本同治,共同濡润经脉,通经活络,解痉而止痛。

个人感悟:

以上是原方原意,下面谈个人应用门德纯该方剂经验。

一、本方治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时,一般重用全蝎10~20克,蜈蚣2条,同煎,止痛迅速而效高。缺点是现在蝎子太贵,盐放的太多,有时用土鳖虫6~10克代替全蝎。

三叉神经痛还经常加川芎10~30克,但是风火型疼痛不能加了,这由医者自己掌握。

二、郁李仁,这味药药房一般不愿意备用,不常用,而且容易生虫变质。一般用桃仁代替,效果没有太大的变化。当然有郁李仁就更好了。

三、白苣子,对很多中医人来说是比较陌生,药房一般没有货。它又叫生菜子、莴苣子。主要的功能就是活血化瘀,利尿通乳。有的药方中用于治疗骨折。实在没有的时候本方可以用当归代替,效果略差一点。

四、天麻一般加到10克以上,或研面冲服。因为现在的草药质量非比从前。

五、钩藤,如果有高血压,一定要“后下”,降压主要成分在挥发油当中。

六、肢端动脉痉挛症一般和当归四逆汤并用,特别是寒症,疗效明显。

七、此方还可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和失眠,加百合30克、夜交藤30~50克、龙骨牡蛎各30克,热像明显加生地20~50克。

门老先生不愧一代宗师,自拟方子一般都味数少药量轻,而功效卓著。并且提倡使用经方和小方治疗疾病,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实战应用案例:

1,三叉神经痛

治愈三叉神经痛患者39例,其中11例复发两次,3例复发一次,后经继续服药均痊愈。例:林xx,女,58岁。年秋左侧颜面部疼痛而就诊。

疼痛部位系三叉神经分布区,尤以第2、3支疼痛剧烈。阵发性疼痛如刀割、火灼。少者数秒钟,多者2~3分钟。每天发作1~2次,后来日渐频繁。病程四年,诸治不愈。

治以上述基本方剂加柴胡10克,没药10克,荆芥6克。令服三剂,结果仅服两剂即告痊愈,走访三次,十余年未再复发。

(三叉神经分布)

2,神经性头痛治疗神经性头痛47例,其中病程长的5年,短的9个月,均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芍药钓藤木耳汤治愈。例:李xx,男,34岁,年春就诊,主诉头痛一年余,前六月时重时轻,尚能坚持工作,后因病重休息。头部持续性钝痛,昏胀明显,顶部有紧压感,晨轻暮重,尤其用脑时,或情绪波动时加重。入睡困难,有时早醒,全身困倦,精神萎靡,无呕恶。脑电图正常,医院诊断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予服竹叶石膏汤、四物汤加菊花、白芷、生石膏及归脾汤、小建中汤,均无明显疗效。

后改服芍药钓膝木耳汤,加柴胡14克,白芷6克,怀牛膝12克,六剂后痊愈。年偶遇该患,述及年头痛愈后,已14年再未复发。3,拔牙后引起的神经痛例:马xx,女,62岁。年就诊。20天前,龋齿拔牙两枚,次日左颜面肿胀,疼痛,5~6日后疼痛增剧,局部仍有肿胀及灼热感。说话、饮水、吃饭引发。近10日抗生素抗炎疼痛未减。注射杜冷丁后,疼痛稍减片刻。疼痛相当于三叉神经第2、3支部位。症系局部损伤,气血阻滞,经脉失养而致孪急疼痛。开始牙痛治,与服清胃散、玉女煎等方剂,加清热解毒之银花、连翘,疼痛有增无减。

改以濡养经脉、熄风止痛之芍药钩藤木耳汤加柴胡9克,麦冬12克,生石膏20克,怀牛膝12克。两剂后疼痛能以忍受,夜间可睡四小时。继服七剂,疼痛日渐减轻,言语、饮食无碍,十余日后痛止而愈。4,面神经麻痹治疗面神经麻痹5例,1例无效,4例痊愈。例:张xx,男,35岁。颜面瘫疾,口眼向左歪斜,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右额皱纹消失,右侧鼻唇沟变浅,发笑不自然,舌右侧味觉不灵。患病七天,曾针灸数次无效。自述初因回家探亲,夜晚敞窗而卧。次日起床后患此症。初诊时,给予牵正散,效果不明显。遂即改服芍药钩藤木耳汤加柴胡10克,白附子5克,制川乌片3克,半月后痊愈。5,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病在筋脉,根在腰俞,不红不肿,疼痛难忍。曾治27例,除其中1例后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无效外,其它均痊愈。最多36剂,最少9剂,疗程10余日。例:燕xx,女,43岁。79年1月20日初诊。一年来,右下肢自腰骶经过臀部,向下至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至足部放射性疼痛。近三月来日渐频繁,喜热畏寒,弯腰、喷嚏、咳嗽,甚至大小便时,常引起疼痛。脉沉而略紧,舌质淡苔薄白。某医院诊断根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半月无效。予服芍药钩藤木耳汤原方三剂。二诊疼痛减轻,仍反复发作,间歇时间延长。继而原方加木瓜10克,柴胡10克,白芷9克又三剂。服后右患腿剧痛顿挫,仍发僵,脉象虽沉,但紧象变缓,再与上方四剂,药后休息一周,患肢已无疼痛及不适感。随访2年无恙。6,多发性神经炎例:魏xx,女,52岁,年就诊。主诉:3个三月前泌尿系感染,矿卫生所予服西药呋喃西林,7天后症状消失。5~6日后,手指、脚趾疼痛不止,难以忍受。尤其不能触动。触之则痛甚。后即感觉减弱。医院诊为“呋喃西林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经口服维生素B1、地巴唑、肌注维生素B12,近两周未见效果。近一月来,停止治疗,每日疼痛不休,时有阵发性剧痛,患者痛苦不堪,子女为之心急,遂来就诊。初诊予服“当归拈痛汤”,三剂无效。遂予芍药钩藤木耳汤加桑枝15克,乳香9克,嘱其服五剂。两剂后,疼痛顿减,手指脚趾触之亦不觉疼痛。五剂药服后,疼痛消失而告愈。7,癫痫小发作例:赵xx,男,8岁。年10月26日就诊。其父代诉:年秋患病至今已两年之久,自清晨起床至傍晚八时,连续不断地发出“呔”、“呔”声,其声可高可低,间隔有长有短。每于身闲无事时,则声音高昂,学习时则声音低沉。经北京xx医院诊断为癫痫小发作。治疗数月,未见疗效。开始余予服旋复代赭汤、半夏厚朴汤、丁香柿蒂汤等类化裁,未效。

无奈予服芍药钩藤木耳汤,加琥珀5克(研末冲服)两剂。不料,服药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其母信心很大,继服此方十余剂,症状逐日消失,至今未发。回顾治疗此症,实出我意料。8,癔病

(略)9,末稍血管痉挛(雷诺氏病)例:任××,女,35岁。74年10月20日就诊,9个月来,手足尤其指端间歇疼痛,后6个月双足疼痛自行缓解,突出表现为手指对称性疼痛,遇冷则皮色苍白,遇热则变为紫红,指尖刺痛。遇冷热或情绪波动时,均可诱发疼痛。缓解后,麻木不仁。脉略弦紧。

初服当归四逆汤三剂,痛有所缓和,又服原方七剂,未见进一步疗效。

改用芍药钩藤木耳汤,加川乌3克,没药9克。3剂后,疼痛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复继服6剂,隔日服一剂。服毕,痊愈。

阅读相关文章:

-别找了,抑郁症方剂都在这里;-国医大师张志远治神经精神方;-失眠的28个小方,简便易行;-鬼门十三针,针灸治精神疾病;-名医梁剑波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朱良春治气管炎,清肺定咳汤;-李可的“破格救心汤”确有实效;-岳美中,我如何学中医;-岭南名医邓铁涛;-胡希恕经方;-王邦才治疗脂肪肝;

-版权:结合杏林康青整理;

-邮箱:51.tcm

.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lcbx/1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