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有望率先上市的新冠疫苗主要有两类——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其中4款疫苗已经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原则上一旦上市即可以保证安全、有效,但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如果接种时患有轻中度急性疾病,无论是否存在发热症状,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2.如果近期或正在使用其他任何疫苗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务必要在接种前告知医生,以防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3.接种完成后应留下观察至少30分钟再离开,如果观察期间或回家后出现不适,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心跳加快等严重反应症状时,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4.接种部位应保持清洁,但一般不建议当天洗澡,以防受凉引起不适或造成注射部位感染。
5.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注射部位疼痛。
常见:发热(轻度,一过性)、乏力、头痛、腹泻;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瘙痒、硬结。
偶见:注射部位皮疹;恶心呕吐、非接种部位瘙痒肌肉痛、关节痛、嗜睡、头晕等
6.理论上,接种新冠疫苗没有严格的饮食禁忌,但一般不建议饮酒,以防酒后不适会掩盖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贻误治疗,甚至对接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其他问题
Q:哪些人不能注射疫苗
1、对疫苗过敏的人
如既往接种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禁止接种。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WIV04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病毒,辅料:氧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过敏者,或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发生严重副反应者,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禁止再次接种,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导致不良后果。
2、处于疾病发展期的患者
已知或被临床医生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者;患有恶性肿瘤者或近期有复发风险者;属于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者,不适合接种,需要等疾病痊愈或恢复之后,再去接种。
3、孕妇、哺乳期妇女
新冠疫苗说明书中的禁忌要求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得接种,因为这方面研究的数据少,所以一般疫苗也不推荐给孕妇来进行接种,如需备孕的妇女须在疫苗接种后适当推迟怀孕时间,参考其他灭活疫苗,建议在接种3个月以后怀孕。
4、特殊疾病患者
正处于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不宜接种,以免影响接种后抗体的产生效果。患有惊厥、癫痫、脑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症),或有所列疾病患病史或有家族史,或有精神疾病史者,不适合接种。
Q:新冠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打么
A: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目前国内所有可及的新冠疫苗均为灭活疫苗,相对来说安全性也较好。不过,对于新冠疫苗这个疫苗家族新成员,建议在接种时间上最好能与其他疫苗分开,相隔至少两周以上,尽量减少非预期的相互影响。
但某些特殊情况需充分权衡利弊风险,像需要紧急接种狂犬疫苗,即使接种新冠疫苗尚未满2周可能也应该进行接种,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医院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Q:新冠疫苗是否安全
A: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在上市前都经过了动物试验、人体预测试试验,及人群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疫苗安全性得到了多次验证,是非常好的。从动物试验角度,各类疫苗的安全性都非常好。人用疫苗方面,从目前的不良反应公开信息来看,安全性最好的是灭活疫苗,但不代表其他疫苗安全性不好,只是相对不良反应稍多一些。
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的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的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目前尚未监测到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由于疫苗所含成分的特异性属性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反应,这是疫苗本身特性之一,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