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降压药副作用,都列在这儿了!
降压药是降血压最直接有效的“武器”。血压值由体内血管收缩程度、心脏跳动快慢、血容量大小、血液循环外周阻力等多个因素决定。
对应的,降压药也有很多种类。如地平类(舒张血管、降心率)、沙坦类(舒张血管)、普利类(舒张血管)、洛尔类(降心率)、利尿剂(降血容量)等。
每种降压药的降压机理不同,副作用也不一样。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又该如何规避副作用,“问上医”为您详解。
第1类: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
(1)作用机理:心脏和血管收缩需钙离子的参与。地平类可阻碍钙离子进入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降低血压。
(2)副作用
心动过速:地平类降压药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降压速度较快。我们的身体会条件反射地提高心率,从而常引起心动过速。
头痛、水肿:地平类药物会使血管迅速扩张,这会导致末端血管留存更多血液,进而导致脸红、头痛、下肢水肿等症状。
牙龈增生:地平类药物可直接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导致牙龈纤维性增生。
(3)代表药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等。
第2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1)作用机理:血管收缩受血管紧张素的控制。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与血管紧张素结合后,便会收缩。沙坦类降压药可以伪装成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结合,使真正的血管紧张素无法发挥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2)副作用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钾升高:沙坦类降压药能够抑制肾上腺释放醛固酮(保钠排钾),如果体内的钾离子过量,则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
(3)代表药物: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等。
第3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
(1)作用机理:普利类降压药可以直接降低血管紧张素的合成量,从而降低血压。
(2)副作用
干咳:普利类降压药会引起缓激肽堆积,刺激咽部和支气管粘膜,引发干咳。
血管神经性水肿。
(3)代表药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
第4类: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
(1)作用机理:心脏跳动受交感神经的控制。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快,血压容易升高。交感神经支配心肌需要有个中间人β受体。若阻滞它发挥作用,便可降低心率,从而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2)副作用
心动过缓: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理便是降低心率,部分人可能存在心率过度降低的问题。
支气管痉挛:β受体阻滞剂可导致气道阻力增加。
血糖异常:胰岛素分泌也需要β受体的参与。
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需要交感神经兴奋,服药后,交感神经兴奋性不够。停药后可恢复。
(3)代表药物: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第5类:利尿剂
(1)作用机理:利尿剂可以减少血液系统中的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就好比是给气球放气。
(2)副作用
尿酸升高:利尿剂能干扰尿酸由肾小管排出,使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对痛风患者可加重病情。因此痛风患者禁用利尿剂降血压。
影响血脂和血糖:一旦血容量减少,体内的血糖和血脂就必须留存在更少的血液中,浓度就会上升。
低血钾:利尿剂是通过促进肾脏排盐、排水,来达到降压的目的,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3)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吃某种降压药有副作用了,是否要换?
确定您目前吃的降压药适不适合自己,需不需要换,得看两个原则:
(1)是否有效:降压药有没有效果
如上文所述,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有很多种。只有针对病因服用相应药物,才能有效降血压。
例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是因精神压力大心跳过快、肥胖致外周阻力大而诱发的低压高,此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最对症的药物。服用其他药物效果常不明显。
如果您目前吃的降压药,能够将血压控制在标准之下,对您来说,这款药就是有效果的。
(2)是否安全:有没有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个人的体质不同,服用降压药后副作用出现的情况也不同。大部分人吃地平类降压药不会出现副作用,少部分人可能会出现水肿、牙龈肿痛、心跳加速的副作用。
如果您吃着目前的降压药,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不严重,那么这款降压药对您而言就是安全的。
既有效,又安全,那么您目前吃的降压药就是适合您的。两者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那就得咨询医生,为您更换其他降压药。
吃降压药不要急于求成,力求血压平稳
一般而言,降压药要坚持服用6~8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且,降压效果要持续,最好是能保证清晨血压达标、24小时血压平稳。要知道清晨高血压,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是其它时间段的3~4倍。
去医院测或自己在家用血压计多次测比较麻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问上医精选”推荐您购买一个能24小时监测血压的电子手环。高血压病友们,可对比上臂式血压计校准后使用。
相关阅读
各类降压药有什么特点?怎么选择高血压药?
先看是一期还是二期高血压
一旦你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首选要知道自己是比较轻的还是比较重的。
轻的高血压:收缩期(顶部)读数在至毫米汞柱,或舒张期(较低)读数在80至89毫米汞柱之间。
重的高血压诊:收缩期读数大于毫米汞柱或更高,或舒张压读数为90毫米汞柱或更高。
一般来说,重的高血压病人都会把2-3种药搭配着吃。比较轻的高血压病人,可能服用1种药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了。
1.钙拮抗剂CCB类
药品名字里带“地平”的一类药。比如:
长效的有氨氯地平(络活喜);
短效的有硝苯地平(心痛定)、恬尔心;
中效的有尼群地平,非洛地平(波依定)、尼卡地平。
在降压的同时,对血脂、血糖的代谢没有不良影响,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已有心、脑、肾损害的高血压患者。
通过对制剂工艺的改进,制成缓释和控释片,有些短效的药物也具有长效的作用,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恬尔心缓释片、缓释异搏定(维拉帕米)。
常见的不良反应:面红、头痛、心跳加快、脚踝水肿。短效药的不良反应更为显著些。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是一类“普利”族降压药,是一类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它的种类最多,适应证最广,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人比较理想的首选药物。
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能应用,但是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严重的肾衰竭和
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以及怀孕妇女则不能服用。
不良反应:慢性干咳,发生率在10%~20%,影响了药物的广泛应用。皮疹。孕妇面临严重风险。
短效的有卡托普利开博通),中效的有依那普利(依那林),长效的种类很多,有贝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雅施达),福辛普利(蒙诺),米达普利(达爽)等。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
这是在“普利”族降压药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
与“普利”族降压药相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不会引起咽痒干咳的不良反应。“沙坦”族降压药被认为是不良反应最少的一类降压药,最早应用的是氯沙坦,以后不断开发的有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等。
(4)唑嗪类
常见的有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
这类病人吃完药早晨起床时要格外小心,动作要慢。
(5)利尿剂
主要用在轻、中度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一线药物。利尿剂有助于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此类药降压作用较弱,起作用较缓慢。有几种不同的利尿剂。
常见的品牌包括:
速尿灵(Lasix)
氯噻酮(Hygroton)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
低钾,导致虚弱或腿部抽筋。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阳痿
(6)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会降低你的心率、血液输出和工作负荷,从而降低你的血压。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年轻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合。
但是,如果存在心脏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严重周围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是禁止服用的。
常见的品牌包括: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用来治疗高血压的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
失眠
嗜睡或疲劳
糖尿病患者或孕妇的并发症。
短、中、长性降压药,各有什么特点?
降压药的作用时间有长有短。
长效降压药(首选),能维持降压疗效在24小时以上,一天只用吃一次就行。这些药开始吃以后一般需4~7天血压会降下来,药效比较缓和。
比如:氨氧地平、氯沙坦(科素亚)、福辛普利、贝那普利(洛汀新)等。
短效降压药,一般降压作用持续5~8小时左右。常用的硝苯地平约5小时,卡托普利约6小时。所以,这种药必须每天服用3次。
虽然这类药能起作用的时间不长,但起效作用时间却很快,如硝苯地平仅需3~15分钟、卡托普利需15~30分钟。
因此,在遇到血压突然升高时,常用这些药作为急救药,如硝苯地平(心痛定)卡托普利、维拉帕米(异搏定人地尔硫草(恬尔心)等。中效降压药一天吃两次。可以维持10~12小时左右降压。
常见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服用后能维持最低的有效血液中药物浓度在12小时以上,尼群地平维持6~15小时,依那普利则可达11小时左右。
服用这类药,如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人尼群地平等。
推荐大家服用长效降压药,这样血压比较平稳,对身体是最好的。
大家都在看
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如何选用?
静脉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原则到细节
如何正确处理高血压危象?2张图搞定!
降压药为什么会“失灵”?原来是这样......
图+文+视频三维立体,高血压小宣教,一看就懂!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