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安市重点人群
已全面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后续普及工作也将陆续有序进行。
面对新冠疫苗接种,
不少市民出现不同程度“疫苗犹豫”现象,
接种的疫苗具体是什么?
打几针,打哪里?
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如何保障?
西安市疾控中心就疫苗接种
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1、本次接种新冠,西安市使用的是什么疫苗?目前西安市使用的是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
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目前,其他研发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正陆续上市,后续接种疫苗产品将根据疫苗上市情况及时调整。
2、新冠疫苗接种打几针?接种部位?不同厂家的疫苗接种程序和接种部位有所不同,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
目前西安市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推荐基础免疫程序为2针,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3、为什么要接种2剂次疫苗?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仅接种一剂次灭活疫苗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
4、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要注意哪些事情?在接种新冠疫苗前,应按照通知要求携带身份证,做好个人防护,提供个人真实健康状况,按照接种单位流程有序接种。
接种疫苗时,要认真阅读并如实填写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接种疫苗之后要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接种后如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皮疹等症状或体征,可向接种单位咨询报告,医院就医。
5、接种对象有哪些情况不应接种新冠疫苗?(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关于调整出国人员
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的通知
结合西安市出国人员接种新冠疫苗需求,就西安市出国人员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进行了调整:
1
出国人员新冠疫苗接种由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负责,原有接种门诊为:(1)医院预防接种门诊(长安区吉泰路号,-);(2)太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内,碑林区南二环东段号太乙路立交西北角,-);(3)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未央区凤城三路东段10号,-)。新增接种门诊为:(4)医院(莲湖区丰登北路97号,-);(5)医院(医院)(航天城航天东路号,-)。2
接种人群类型为近期有出国需求的人员或者在陕外籍及港澳台人员。
3
实行预约接种和现场接种相结合,预约接种以电话预约为主,电话预约的时间区间为工作日的9∶00-11∶30、14∶00-17∶30。
4
接种新冠疫苗应坚持知情同意、自愿接种原则。接种对象须签署《新冠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目前使用的新冠疫苗共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为2-4周。两针剂注射完毕,并且两针剂间隔时间至少两周以上,才能有效。建议至少在出国前一个月接种第一针。
5
根据接种工作方案,出国人员接种新冠疫苗,应满足以下条件:年龄为18-59岁,非孕妇,无发热,无急性疾病。
6
受种人员进行新冠疫苗接种,需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及复印件(能证明其近期确有出国需求或者为在陕外籍及港澳台人员身份即可),接种对象提供的资料必须真实有效。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多部门回应涉及新冠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焦点话题“截至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6万剂次。”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内疫情防控总体保持良好态势,但是仍要更精准、更有效地进行防控,确保不出现规模性反弹。不同品牌疫苗能否叠加接种?老年人、孕妇适宜接种吗?接种后能否摘掉口罩?21日,多部门回应涉及新冠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焦点话题。不同品牌疫苗是否可以叠加接种?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关于不同企业生产的疫苗是否可以叠加或替代接种的问题,仍需要更多研究。并将在研究结果出来以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明确的政策措施。他说,目前国内附条件上市的4款疫苗都经过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是安全、有效的。公众可以按照所在省区市的统一安排尽快接种疫苗。60岁以上老人是否可以接种疫苗?“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后,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接种新冠疫苗。”贺青华回答,目前,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哪些人群不适宜接种疫苗?贺青华介绍,目前附条件上市的4款疫苗在说明书中对接种禁忌有明确界定,不建议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患有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的人接种新冠疫苗。他提示,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也不宜接种新冠疫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在接种后如果发现怀孕,基于目前新冠疫苗的特性和以往使用疫苗的经验,不建议采取特别的医学措施,例如终止妊娠,他建议这部分人群要做好孕期随访和定期检查。接种疫苗后能否摘掉口罩?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由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流行,国内疫苗接种率较低,来自高流行地区的人员或物品入境,仍有在境内传播的风险。他提示,在我国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水平之前,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场所,公众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习惯,并遵循各地具体的防控措施要求。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有哪些?“目前监测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王华庆介绍,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如疼痛、红肿、硬结的情况,这些无须处理,会自行痊愈,全身的不良反应包括如头痛、乏力、低热的情况。他介绍,当前接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为疑似不良反应,也就是说,属于怀疑和疫苗有关的反应。后续,将继续开展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调查,通过补充调查、了解接种史、疾病情况等,再由专家组做出诊断。“不管是从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还是紧急使用的研究结果、上市后监测的结果来看,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既往已用的上市疫苗同类品种相比,结果类似,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王华庆说。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吗?“总的来说,疫苗的作用是让大多数人产生保护力,建立免疫屏障,其预防重症的效果更明显。”王华庆说,从国外目前已用的疫苗上市评估结果来看,打完疫苗之后,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出现保护失败。他表示,将对失败的个别案例进行研究和调查。疫苗生产保障情况如何?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介绍,目前有5款疫苗获批了附条件上市或者是获准了紧急使用,包括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有1款重组蛋白疫苗。他表示,按照现有的生产安排来看,全年的疫苗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接种需求。现阶段出行政策是什么?“年春运已安全结束。”米锋说,当前,国内低风险地区持健康通行“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有序出行,各地不得擅自加码。他表示,在连续31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后,3月18日陕西省报告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这提示,仍然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对新增散发病例,要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确保不出现规模性反弹。健康码重大变化!关乎每个人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2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全国基本实现“一码通行”,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广完善健康码的管理,确保健康码管理全国政策一致、标准统一。同时,积极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里,无须本人填报。这些工作,各地正在进行中。
记者发现,北京健康宝已整合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信息。
也有云南网友晒图,展示整合了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情况的健康码。
四川网友也在评论区表示:天府健康通已经整合。
全国已基本实现
健康码“一码通行”
毛群安介绍,国家卫健委通过基础数据的互认共享,会同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等部门,制定了健康码管理与服务的制度,明确了赋码和转码规则,清理规范现有的各类疫情防控码,原则上一个省(区、市)只保留一个统筹建设的健康码,全国目前基本实现了健康码的“一码通行”。
为了便利个人申领和使用健康码,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了相关举措。个人凭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显示的“无异常”信息或各地健康码“绿码”,即可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车站、机场、港口、客运站、轮渡和开放运营的码头、医院、公园等地通行,无须申领和出示到访地的健康码。
完善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健康码。各地健康码要完善健康码亲友代办,一人绑定多人等功能,支持用同行家人、朋友的智能手机来代领健康码,这样就方便不太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同时,允许纸质的健康码“绿码”或“无异常”通行。
此外,经本人授权,可以通过查询身份证件等方式授权工作人员代查健康码,这样就方便不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有条件的地区和场所要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设立“无健康码通道”。要加强健康码数据安全管理,坚决防止数据的泄露。
来源:西安疾控、陕西省卫健委、新华网精彩推荐:
▲西安新增1例本土病例!已全院封控
▲眉县和岐山,谁会成为宝鸡第一个县级市?
▲沙尘席卷陕西等13省区市,此刻西安已达严重污染!
▲清明节放假安排!假期出行预测来了,哪里人气最高?
▲男子美容馆纹眉躺下后店方要涨价当事店长已被辞退
▲西安“莫奈印象”楼盘五证不全,收钱利索退款难
▲央视3·15曝光!这些知名品牌被点名!连夜道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