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
我区新冠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工作已全面启动!
年3月23日上午,
区政府在行政中心第九会议室召开会议
部署全区新冠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相关工作
在区内14个镇(街道)设立了18个疫苗接种点
我区18~59周岁居民
无接种禁忌的
可带上身份证
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或工作单位
进行登记预约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截至3月23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疑似病例6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
专家指出:病例“零增长”不代表“零风险”,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不容忽视。所有人对新冠病毒都没有特异抵抗力,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
Q1: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答:非常有必要。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发传染病。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抵抗力,人群普遍易感。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减少新冠病毒感染概率,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
所以当前,凡是年龄在18周岁(含)以上人群,在无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Q2:为什么要尽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答:有针对性的开展目标人群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干预手段。放眼全球,各国都在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
如不抓紧推进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我国就会成为全球的“免疫洼地”,极有可能面临疫情再次传播流行的风险。
所以在动员社会力量持续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是夺取新冠疫情防控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
Q3:当前南通市使用的是什么新冠病毒疫苗?答:目前本市使用的是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通过一定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致病力,同时保留其免疫原性而制备成的疫苗。
这种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成熟、可靠、经典。相对于其他研制技术,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目前,使用其他制备工艺路线的新冠疫苗正在陆续研发、申请上市中,后续接种疫苗产品可能会根据疫苗上市情况及时调整。
Q4: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几针?接种部位?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目前推荐基础免疫程序为2针,间隔21天到28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如因特殊原因超过28天未接种第2剂者,也应尽快补种,以得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不同疫苗产品的接种程序和接种部位有所不同,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Q5: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答: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从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的全流程都有严格管理规定。具有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保障,储存和运输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疫苗接种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分别于年12月30日、年2月5日和年2月25日附条件获批上市。康希诺生物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于年2月25日附条件获批上市。上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按流程经过验证。
前期试验表明,完成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保护效果明显。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2-3天可自行恢复。
截至年3月23日,全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超过万剂次,尚无特别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更进一步证明我国疫苗是安全的。
Q6:那些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答:1.孕妇、哺乳期妇女;
2.正处于发热或患急慢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等人员;
3.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以具体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
通州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信息一览表(↓点击放大查看↓)
接种疫苗科学防控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
编辑:李丹
审核:范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