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遇大寒,一定要防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中医认为,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肾为元气之根,藏命门之火,在大寒这个时期,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心肾阳气。
因此,保护阳气是仍是此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同时,这个阶段的养生还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
养生方法之防“五寒”
大寒期间也是感冒、肺炎、哮喘等疾病高发期,多位专家于年在健康时报提示大家,注意防“五寒”。
1.防肺寒:喝热粥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医院名医堂陈如松主任指出,症状较轻的,可选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
神仙粥:葱白7条、生姜5大片(捣碎)、白糯米30克,用水毫升,煎清粥毫升,加入老醋75毫升。趁温热服用,能发散风寒。
2.防腰寒:双手搓腰
医院针灸康复科蒋磊主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具体做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3.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医院针灸康复科蒋磊主任介绍,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穿立领装/高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4.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天冷后,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医院针灸康复科蒋磊主任说,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用冷水洗鼻子时,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5.防脚寒:常做足浴
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医院名医堂陈如松主任介绍,足浴要注意三点:
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大寒碰腊八,你该吃点啥?
1.桂圆:暖心
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因此大寒期间应养阳,通过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建议经常在家炖些桂圆粥。
2.红枣:护肝
这个阶段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条达打好基础。护肝的食物不少,但首推荐红枣,因为红枣富含微量元素,有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效,并能调整免疫功能紊乱。
3.冬瓜:降糖
冬瓜的膳食纤维很多,可帮助降低血糖,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冬瓜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也是不错的食疗佳品。4.栗子:补肾栗子是一味良药,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等功效。而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有对预防冬日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5.核桃:补脑核桃营养丰富,有强肾补脑之功,令人长寿。因其产热量为粮食和瘦肉的2倍,且含脂肪40%~50%,含蛋白质15%左右,故冬令常吃核桃,非常有益于健康。6.萝卜:解腻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小便等功效。如用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煤气中毒所致的头晕、恶心;用白萝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等。7.鸽子:补益鸽子,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肉嫩味美的肉类珍禽,自古就有“一鸽胜九鸡”的美称。中医学认为,鸽肉味咸、性平、无毒,有滋阴壮阳、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之功。而且,鸽肉消化率可达97%,且脂肪含量较低,冬季食用,既无发胖之忧,还可使皮肤白嫩。养好身体,增强抵抗力,病毒统统都远离!End小编团队
审核
王克莲
编辑
郑安
排版
婷婷
医院企划中心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