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头痛的治疗有效穴位

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头痛患者常常苦不堪言。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人体穴位解决这个问题呢?

督脉:百会穴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胃经:头维穴

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维,指维护之意。足阳明脉气行与人身胸腔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此穴为阳明脉气所发,在头部额角人发际处,维系于头,故名头维。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配合谷穴治头痛;配太冲穴治目眩。

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头维穴位于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咬牙时肌肉也会动之处。

胆经:悬厘穴、率谷穴、完骨穴、风池穴、肩井穴

悬厘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操作方法为向后平刺0.5~0.8寸。

率谷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结膜炎等。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完骨穴完骨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浅层有耳后动、静脉的分支,深层有颈深动、静脉;有枕小神经本干。主治癫痫,头项五官疾病。操作方法为斜刺0.5~0.8寸。

风池穴风池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瘿气。

取穴方法: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肩井穴肩,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膀胱经:天柱穴

《穴名释义》载:人体以头为天,颈项犹擎天之柱,穴在项部方[1]肌起始部,天柱骨之两旁,故名天柱。释义为:天,指上部,人体头部;柱,楹意,指支柱,喻人体之颈项。该穴位于项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颈椎骨)上端,支撑头颅,意示擎天之柱而名。

经外奇穴:太阳穴

太阳穴是一个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上方的一个穴位。其左被认为是“太阳”、右为“太阴”。它是中国武术上最早发现的“死穴”之一,所以在中国医学上该穴位为“经外奇穴”之一。根据中国书籍《少林拳》记载,太阳穴如被人点中,轻则昏迷、重则殒命;而经现代医学鉴定后,证实击中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在颞部(前额两侧),当眉梢和外眼角的中点向后的凹陷处,大约0.5寸。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可以将本文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本文由生命家中医研修院学员东东整理,您的每一个转发和点赞都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谢谢!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便宜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lcbx/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