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2时50分左右,在柳州市古亭山开发区河源路的路边,一位老奶被人发现倒地不起。目击市民立即拨打了报警,并向求救。新城派出所民警和急救人员接报,迅速赶往现场救援。
经过急救人员现场抢救,遗憾未能挽回老人的生命。民警在不幸去世的老奶身上,发现了一部手机。通过接听手机来电,民警联系上了老奶的亲属。
据了解,老奶姓陈,今年84岁,患有高血压等老年人常见疾病。一个月前,陈老奶从贺州老家来到柳州,与儿子一起住在古亭山开发区的春苑小区。7月1日上午10时许,陈老奶独自出门,不知是去散步还是想去探望住在附近的孙子。
当日中午,家人见陈老奶出门许久还没回来,就拨打她携带的手机,却始终没有人接听。直到民警接听了电话,家人才得知老人不幸去世的消息。
事发后,警方法医技术人员赶来,对现场环境和老人的遗体进行了初步的检验,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初步判断为猝死。
事发当日中午烈日当空,气温很高。现场不少市民猜测,老人猝死的原因可能与温度太高有关。民警提醒老人和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在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防范类似意外的发生。
柳州近日气温较高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是很危险的
高温下的死亡病例
不少是得了“热射病”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又称为重症中暑,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死亡率非常高,可达40%至50%,对于50周岁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
人体有个体温调节中枢,正常情况下会调节机体产热与散热平衡,让体温维持在37°C左右。
但在一些情况下,这种产、散热平衡会被打破,使得体内热量积聚,从而引起中暑。
哪些人群要尤其注意热射病?
热射病最易发生在老人、儿童、孕妇或是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的人群身上。
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心输出量等调节不过来,导致因循环障碍而出现中暑。而小孩多是因为出汗反应能力比较差导致的中暑。
除此之外,感冒发烧、胃肠炎导致腹泻产生低血钾的人也会容易中暑。
如果发生热射病,应该如何正确救助呢?
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然后让其平躺、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盐水最佳)等,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且在急救途上救治不能停歇。
如何预防热射病?
在室外,影响人中暑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
如果日平均气温>30°C,同时相对湿度>73%时,中暑的概率会呈明显上升趋势。要是再加上:最高气温≥37°C,那么中暑人数更是会急剧增加。出门前如果具备其中两个条件,就要注意了。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冷热交替也容易让人中暑,身体一下子适应不来,也可能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中暑神经紊乱等。
大热天不要这样吹空调!对于需要长期在外劳作或工作环境闷热不透风的人,最好事先准备一些盐水、冰块等。
另外人在中暑时,通常会表现有中暑先兆,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及四肢无力等症状。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物理降温并补充水分(盐水最佳),在短时间是可以恢复的。
平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高温预警时,尽量少出门。
最后,强调一下
中暑症状较重时,千万不能大意
此外,如果降温和补水要注意节奏
进行物理降温时,一定要迅速
补充水分时要适量,过快反而不好
来源
南国今报记者钟华通讯员黄海东、综合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