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在体内如何帮我们对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27/6285098.html

58岁的李叔患有高血压与高血脂已经近四年多了,这期间一直按时服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疾病。

前几个星期,李叔时常感到肌肉无力,但休息一会后,不良症状又会自行缓解,于是没有太放在心上,以为是高血压或者高血脂引起的,便自行加大了药物用量,由原来的一天一次,增至一天两次,肌无力的不良症状严重时甚至一天三次。

这天,李叔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后服药,一小时后,突然感到胃部严重不适,有种恶心想吐的感觉,还没来得及跑去洗手间,突然口吐红血,人也瘫坐在地,双腿怎么都使不上劲站起来,这可把李叔和他家人吓坏了,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医生经过一系列问诊与检查发现,李叔血液中的他汀类以及阿司匹林药物浓度已经远远超过正常给药剂量,血液中的转氨酶数值已经达到75U/L了,消化道也有出血倾向,这才导致了呕血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出现了横纹肌溶解的症状,才会导致出现四肢使不上劲。

医生解释说,这都是因为加大了药物用量所致的,原来一天一次的用药剂量,是严格按照药物效应动力学与代谢动力学设计的,是相对来说较安全的,药物会在下一次服药时基本被肾脏与肝脏代谢掉,对身体的不良反应较小,若加大剂量,会增加肾脏与肝脏的负担,适得其反,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李叔听后后悔莫及,再不敢随意增加药物用量了。

上述两种药物,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应该都耳熟能详,这是应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为了达到预防心梗与脑梗等疾病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都需要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

但是,药物毕竟是药,多多少少都会有副作用,更何况是长期用药,当出现哪些情况我们应及时停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为大家科普一下。

一、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在体内如何帮我们对抗疾病?

(1)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能达到显著的降脂作用。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靠HMG-CoA还原酶在肝脏内生成,而阿托伐他汀化学结构中的开环羟酸部分与HMG-CoA十分相似,与HMG-CoA还原酶结合的亲和力也是HMG-CoA的倍。因此,阿托伐他汀可以对HMG-CoA还原酶起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一种富含CHO的脂蛋白,也是血浆中含胆固醇最高的物质,它的存在,被一致认为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而阿托伐他汀可以作用在肝脏细胞表面的受体上,使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被受体结合,减少血浆中的LDL,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基于这些作用,临床上常用阿托伐他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以及治疗冠心病等。

(2)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它的用途很广泛,是常用的解热镇痛以及抗炎药物。不仅可以用于感冒发热,还有止痛作用,治疗轻度甚至中度的头痛、牙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术后创口痛等等,加大剂量使用时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每日小剂量使用时还可以达到防治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血栓的形成一般与与血小板的聚集有关,血栓烷素A2(TXA2)是诱导血小板释放和聚集的一种血栓素。低浓度的阿司匹林能够抑制TXA2的合成酶,减少TXA2的生成,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那么问题来了,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这两种药物作用的好处这么多,可以一起服用吗?答案是可以的,同服不会带来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并且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这两种药物联用效果更好。

二、黄金拍档: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

由于阿托伐他汀有降脂作用,而阿司匹林又可以抗血栓形成,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黄金搭档”,在控制血压、血脂以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作用。

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死以及预防性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等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二者联用能有效调节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平衡,防止血栓形成,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危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是,不管服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时,出现这3种情况要及时停药。

三、服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出现这三种情况,及时停药!

1)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是他汀类降脂药物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这种损伤的症状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压痛甚至乏力,一般最先出现在手臂、大腿等四肢部位,具有双侧对称性,随后会慢慢遍及全身,发展为全身无力,严重时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案例中的李叔就是典型的由阿托伐他汀药物引起的肌病出现肌肉无力。

目前对于他汀类药物引发肌病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供能的线粒体功能受到抑制,导致骨骼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而致发病,也可能为药物导致参与肌肉收缩过程的钙离子浓度增高,影响神经和肌肉连接处的神经递质释放,从而导致肌无力。

当出现肌无力时,肌酸磷酸激酶(CPK)是判断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男性CPK数值为50-U/L,女性较低,为40-U/L。

当服用阿托伐他汀药物出现肌无力,在排除了运动或外力的因素下,CPK数值明显增高,要及时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告知医生,否则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肌肉的溶解与破坏,最终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2)转氨酶升高

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对肝脏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这是因为这两种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长期以往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转氨酶升高。转氨酶是肝脏分泌的一种酶,其数值的升高往往预示着人体肝脏遭到损伤或出现炎症,可以说是肝脏的“晴雨表”。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的数值为0-40U/L。当服用阿托伐他汀使转氨酶仅略高于40U/L时,要谨慎继续使用此类药物,可停服一段时间,观察转氨酶情况,不必太过于慌张。而若转氨酶明显升高,高出正常指标3倍甚至以上,要立即停用他汀类药物,此时的肝脏已经严重受损了!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指导。

由于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都具有肝毒性,严重肝损害患者应禁止服用。正常人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也应每6个月定期检查一次肝功能,一旦检查出异常,检查次数可增至一周一次,并及时停药。

3)内出血

当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时,容易导致内出血,更何况案例中李叔自行加大了用药剂量,最终使消化道出现出血。

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抗血栓形成,而这种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其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内出血,同时还会延长出血与恢复时间。

因此,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疾病时,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yf/13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