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妈之前受朋友邀请在一个社群里做过一个分享,关于孩子打预防针的分享,当时给孩子讲孩子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项,最后有一个彩蛋环节,用一个妈妈们最关心,讨论最多的话题来提问:孩子找预防针哭闹你是怎么解决的?
当时一个妈妈的分享让人很受益:提前在家和孩子做打针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知道打预防针的作用,还有就是孩子告诉孩子会有点痛,但是过几分钟就不痛了,而孩子哭的时候不要骂孩子,而是理解的孩子心情。
当时这个妈妈得到了这个的彩蛋:一个神秘的玩具。
孩子打预防针哭闹确实是很多孩子头痛的问题,而前几天菁妈在网上看到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打完预防针后却是非常勇敢的要去找医生叔叔算账,那样子真的让人觉得太可爱,太萌了。
这个小姑娘这次打预防针的重任是由爸爸执行的2岁时打的是免费的乙脑疫苗,主要是乙型脑炎的,属于一类疫苗,每个孩子都必须要进行接种。
一般打预防针后为了防止出现副反应,要求要在打预防针的地方观察半小时,而小姑娘打完针后看爸爸没带自己回家,就想着要去找给自己打针的医生算账。
爸爸担心小女孩打扰了医生的工作,所以在前面挡住了小女孩。
而小女孩还是坚持要找医生,看来这个小姑娘是很坚持不懈啊。而爸爸不得不蹲下来笑着和女儿说:宝贝,打针针是为了让你以后少生病,我们要谢谢医生的。
看着爸爸的表情,估计被自己女儿的动作萌到笑翻了吧。
而网友们看到纷纷评论:真是萌翻了,看来天下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谁让她疼就找谁算账。估计小姑娘心想:你以为不收我钱我就原谅你了吗,打得我这么痛。
网友CC说:女儿每次打完针之后就会对着医生说:讨厌。
网友寒寒说:自己小时候被打预防针后找了一把扫把,拿去打医生,这小姑娘已经算温柔了。
而孩子打预防针时都会有痛疼和害怕的感觉,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应对呢?建议从以下5点来帮助孩子。
1、别欺骗孩子
不少家长喜欢违心的和孩子说不痛的,事情上家长都怕打针,都觉得打针痛,打针不痛那都是骗人的。
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心灵像白纸一样中,家长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在孩子的心里对这种疼痛没有心理预期的,当孩子发现疼痛比他想象中的大得多的时候,孩子这时候容易受到双重的打击,生理的痛和心理的伤害。
所以建议家长跟孩子老实地说打针会痛。而不是骗孩子不痛。
很多家长会说告诉孩子会痛,孩子不愿意去打针啊。所以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打预防针之前给孩子打一下心理的预防针。
2、告诉孩子打预防针的作用
我在菁菁的预防接种证中看到一个关于小儿麻痹症的介绍,而每次我会用本子上的案例告诉孩子,打预防针可以预防我们生病,看这个孩子就是没打预防针导致出现小儿麻痹症,腿都变形了。
如果不打预防针,我们更容易生病,医院去,要打更多更多的针,医院去。
所以预防针是一定要打了,每个小朋友都要打,这样大家都不容易生病了。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有打预防针。
3、在家里可以先和孩子提前做角色扮演
玩医生打针的游戏,让孩子知道医生的工作就是打针治病了,打针是一个过程,最终我们的目的是不生病,是让我们的身体变好。
4、打针时可以先转移下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爸爸抱着,妈妈在一边和孩子说话,让孩子的脸转向妈妈,而不是看着医生,这样子孩子就没有了前面心理的紧张,只是扎针的时候可能会有点痛,之后很快就好了。
5、允许,接受孩子用哭来表达情绪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哭会说:哭什么哭,痛点点就哭,没出息。孩子的情绪用哭来释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家长不要否认了孩子的情绪。
而是问孩子:觉得打针的时候有点疼对吗?孩子会点点头。
那妈妈抱一下好吧!肯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安慰才是帮助孩子的好方法。
话题:本时孩子打针觉得痛会哭的时候你会怎么处理呢?欢迎把你的经验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