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终于又恢复了平坦。3个月前,身怀六甲的33岁的王女士挺着大肚子,医院肛肠科便秘门诊。检查发现,在她直肠内,充满了干硬粪便。X线检查,发现她的结肠全部充盈,粗大到正常肠道的3—4倍。
7年来王女士一直排便困难。3—7天才大便一次,每次排便时间都要花上20—30分钟。排出的大便非常干,呈颗粒状。而且努力排便后仍有便未尽的感觉,肛门还觉得坠胀。为了排便顺畅,她一直在服用果导片、肠清茶、肠润茶、排毒养颜胶囊、芦荟胶囊等泻药,以致现在不服药就排不出。
检查后,肛肠科主任顾尽晖建议她进行结肠水疗。结肠水疗,是用水对结肠进行内部清洗。由专业水疗师将引流管置入肛门内,输入温度及压力都控制好的纯水,当有便意便将排泄物排出。如此循环,经温水的冲击按摩,改善肠蠕动,将废物由肠内排出。一般患者结肠水疗时间不到1小时即可,因为王女士便秘情况太严重,水疗用了近4个小时。终于,王女士肠道内积蓄的大便被清洗排出。她高兴地说:人立即感觉无比轻松了!”“
吃喝拉撒是每日必修课,不少人却在拉上出现问题。据统计,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其中青年便秘发生率为1%~5%,老年人为5%~30%,而只有不到1/4的便秘患者就诊。
长期便秘易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头晕头涨、烦躁失眠、易怒、呕吐、腹痛等,严重者可诱发痔疮、肛裂、肠梗阻、疝气,老年患者便秘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在顾尽晕接诊中的不少年轻白领,听说这样或那样的保健品有清肠减肥的作用,于是跟风服用一两年,结果逐渐发展为“不服药不排便”,停止服用保健品后即使久蹲也排不出大便。也有患者排不出大便后,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甚至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情况。
出现便秘后,市民们通常想到的是吃泻药试试,常常这种药没效果就换那种药,最后越吃越严重,不吃更排不出。其发生机理是长期服用泻药,对结肠平滑肌神经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结肠对肠内容物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使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而发生肠蠕动减弱,加重便秘,甚至发生结肠黏膜发黑的严重情况。
便秘发生后,不能自行服泻药。据顾尽晖介绍,一些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全身性疾病、神经性或精神性、肛直肠器质性疾病均可导致便秘。某些药物如麻醉药、抗抑郁药、铝制剂、钙通道拮抗剂、抗组胺药、利尿药等;还有长期使用铁剂和钙剂亦可导致便秘。因此出现便秘首先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排除相应疾病后,医生会根据便秘的轻重、病因、类型,结合患者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反馈训练等。
预防便秘需要进行饮食与生活调理。
饮食调理:
(1)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如五谷杂粮、蔬菜(萝卜、韭菜、番薯等)、水果(苹果、香蕉、梨等)。
(2)摄取足够水分。每日进水量不少于毫升(大约4瓶矿泉水)。每天清晨或早餐后饮1-2杯开水或蜂蜜水,均能防治便秘。
(3)饮食中摄入适量植物油,如芝麻油、大豆油等,或食用含植物油多的坚果如核桃、花生等。
(4)适当食用有助润肠的食物,如蜂蜜、酸奶、随便果等排毒食品。
(5)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忌饮酒或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