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岁少女小张因反复发作的剧烈偏头痛来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她的心脏内房间隔上居然有一个“小心眼”,医学上称为“卵圆孔未闭”。最终,十院心外科臧旺福主任团队采取极微创的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仅用20分钟就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创口仅有针眼大小。术后第二天,小张即恢复出院。
据了解,小张一直有头痛的症状,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也逐年增加。在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排除脑部疾病后,医生发现她的心脏内房间隔上有一个“小心眼”,学名即“卵圆孔未闭”,可能使得非氧合血进入左心系统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引发偏头痛。
卵圆孔位于左右心房中间的隔膜上,是每个胎儿在母亲体内时的有用通道。绝大多数人的这个通道会在出生后1岁以内闭合,如果3岁以后仍然没有闭合,心脏房间隔上就留下了一个“小心眼”。据悉,全球存在卵圆孔未闭的人群比例大约在四分之一,是一种较隐匿的结构性心脏病。
卵圆孔未闭患者首发轻度临床症状时可考虑抗血小板治疗,但症状严重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是在X射线引导下对“小心眼”进行封堵。考虑到要将手术影响降到最低,让小张能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业中,臧旺福主任团队决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这是一种绿色无辐射的“极微创”手术,无需做任何手术切口,整个手术过程仅20分钟。术后当天,小张就能正常下地活动,仅在腹股沟留下一个小的针眼,连创可贴都不用。
医生特别提醒,
很多卵圆孔未闭的人
并没有出现临床症状,
也不需要治疗,
但如果存在下面这些情况时
就需要注意了,
包括:
出现偏瘫、失语等脑缺血症状,有时这种脑缺血是短暂的,但有时也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脑梗;出现偏头痛,且日渐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卵圆孔未闭人群出现这个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6-9倍。
当然,有部分卵圆孔未闭的人群可能并没有上述症状,但是经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高危的情况,如同时存在房间隔瘤、有显著的分流、卵圆孔存在长隧道等,遇到这样的情况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记者:邢蓓琳
通讯员:周健、李沅敏
图片:医院
编辑:史笑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