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中医偏方

61、辛凉化湿健五脏

(1)清心火(竹叶灯心汤代茶饮)儿童、竹叶1克,灯心1克煎代茶喝。成人也可以这个代茶饮清心火,还可以用竹叶灯心汤送服其他安神药帮助睡眠。当然最好是针对心火旺的失眠、烦躁,成人用量可以多一些。

  (2)肾的湿热(辛凉派,石膏孔,茅根荷叶代茶饮)茅根荷叶代茶饮方子、茅根20克,荷叶10克,水煎服,代茶饮,喝3-5天停几天再喝。

  (3)缓解肝部湿热可以用的方子:佛手10克,生麦芽15克,生山楂6克2粒冰糖。代茶饮。胃口不好,可以用生麦芽代茶饮、生麦芽10克-15克。

  (4)清肺热芦根具有、清肺热、生津、防感冒的作用。如何制作呢?方法、芦根30克,梨1个,榨汁。成人糖尿病可以喝一些(判断肺热最主要就是看脉浮数、嗓子红肿、大便秘结和舌象。舌象上会有什么表现呢?舌质红,舌尖红,舌苔厚腻。)

  (5)脾胃热证口鼻生疮、口臭、面部和头发出油、两颊通红、目赤、大便干燥等症状。针对胃热我们专家给大家推荐一款橘皮竹茹汤,能有效地消胃热、祛口臭。竹茹10克橘皮10克煮水代茶饮7天。竹茹是凉药,平时脾胃虚寒的人就不适合喝。脾胃虚寒;脾胃虚寒的症状、面色无华、舌质胖大有齿痕、乏力、厌食、四肢冰凉、大便溏软、呃逆、干呕。中老年人出现大便溏、五更泻的人很多,专家建议我们要学会每日两看。第一看就是每天早晨起来看自己的舌苔是不是正常,正常舌苔、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其实就是淡红舌、薄白苔。第二看是看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香蕉便,干燥和腹泻都说明整个消化系统有失衡的表现。如果干燥就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比如火龙果、猕猴桃之类的因为这两种水果粗纤维比较多有助于排便,大便溏就可以喝灶心土粥,(灶心土30克煮水取汁+小米)或者大家很熟悉的茯苓粥也可以。平时少吃凉的。

62、手抖、脚抖

一个泡手、泡脚的方子。对于筋脉受损,气血瘀滞而出现的筋骨肿痛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症状的人(帕金森,手抖,脚抖也可用毛巾侵药液敷脚)。可以使用这个洗剂,能达到舒筋活血、消肿止疼的效果,煮沸10-20分钟,每天泡2-3次,需泡20分钟.不烫为宜。

  花椒30克,透骨草30克,红花10克,大盐50克,白酒4两,加水毫升,煮沸10分钟每天泡2-3次,需泡20分钟.不烫为宜。

  还有一个小动作、两手心向前,手指张开,左右摇摆下。

63、体虚怕冷的朋友(或者是中老年人)可以试一试

原料有:1、大枣、5-6颗;2、枸杞、7-8颗;3、桂圆、4-5颗;4、红糖、1小块。

  方法是:每天晚上熬水喝。

  以上原料既可以说是中药,又是我们平时的食品,所以没有副作用。至于用量,可以因人而异,不一定非得按照我说的数量不可。

64、鼻出血

用白茅根煮水喝(泡水也可)。

65、膝关节寒冷方子

可以用姜粉和面粉1、1,调成糊状,摊在宣纸上,然后敷在发凉的关节上面,10到15分钟,治寒湿。

66、水肿

用四两红小豆,熬水当茶饮,喝数次,很快消肿。(肾虚)

67、干燥综合症

中药润肤液:白芨5克,珍珠粉1克,杏仁露毫升,牛奶毫升,开塞露1小瓶。放在一起调和均匀,洗后擦在皮肤上即可。

68、便秘

喝一小碗自配饮料、把开水倒在小碗里待温时加(1小瓷勺蜂蜜,1小瓷勺陈醋)搅拌均匀,坚持每天早6-7点间喝,非常好。

69、预防风湿的方子

这个方剂适合有风寒湿的患者服用,但是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的患者就不能服用了。

  药物组成、川牛膝20g、木瓜30g、独活20g、莪术20g、千年健30g、红花10g、元胡30g、寄生30g。

  制作方法、以上药物洗净后控干,放置于玻璃容器当中,加入可使用白酒ml,浸泡2周后即可使用。

70、针对眼睛干涩

专家给大家推荐一个简易的中药药袋,里面放置中草药,采用中药热敷的方法,经加温后的方法来治疗眼睛干涩。

  枸杞子4g、菊花4g、木贼3g、女贞子5g、旱莲草5g、生地黄4g,将以上中药放入药袋中,隔水蒸10分钟。待温度降至双眼可承受的程度时放置在双眼上,闭目约20分钟,每日一次,适合长期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防止烫伤局部皮肤,同时患有严重眼部疾患,或眼部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

71、治疗手足怕凉的方子

1克花椒粉、4克胡椒粉混合后拌匀,取适量填肚脐里,尽量塞满,外用风湿用的胶布固定住,三天换一次。也可以用适量黄酒调匀,搓成丸放肚脐里,外用胶布固定。一定要密封好,不能外露。此方老幼皆宜,而且对肠胃不好也大有益处。

72、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疗方

五红汤:红小豆,红枣,红衣花生,枸杞子各30克,红糖适量,加水-毫升,煮半小时左右,适合肝血不足的人群,长期患有慢性病,或肿瘤放化疗手术后体质虚弱人群,尤其适宜服用五红汤补血。

73、湿疹

复方新诺明2-3片,研粉,1管地塞米松,混合(干加点水)1-2天即好。

74、脚跟疼

中药针麻20克,湖脑50克,捣碎混合一起,分5份装小布布袋里,每次用1袋,垫在脚跟疼的点上,1周1换药,大约4-5次即愈。

75、青茄子治疗高血压

每日取青茄子30克,水煎二次,取汁混匀,分3次口服,疗程一周,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76、前列腺炎

可以缓解因前列腺炎所导致的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冷凉腹痛,小儿腹泻,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没有副作用。一个贴敷在肚脐上的小方子丁桂散、丁香0.3克。肉桂1克研粉(1:3)加食醋拌用手捏成团,贴敷在肚脐上,固定.冷天7-8小时,热天3-4小时(每天一次,一般贴一周)

77、养脾

养脾最核心、最重要、最通用的中成药是参苓白朮丸。

78、补血良方

四物汤:当归、芍药、熟地黄、川芎各15克,加水3碗,取1碗。空腹热服,是补血最重要的处方。

79、补气血用生脉饮,心肺同补

补心血用归脾丸,心脾同补。既补心,又补与心有关系的其他脏腑,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

80、肝郁化火

现代肝郁的病人比较多,而且很快就能发展到“肝郁化火”的阶段,呈现出气血有热的症状,比如性格急躁、失眠、口苦、舌苔黄腻、眼睛白眼珠上发黄或血丝很多等。这时候,就要用加味逍遥丸了,它疏肝解郁,可以及时打开我们的心结,达到逍遥自如的境界;它还可以清热,使我们心里的无名业火迅速扑灭,进入清凉的国度。

81、单纯的痛风

只需秦皮10克、络石藤10克即可。(降尿酸)

82、奇效头痛散

川芎15g,天麻10g,细辛10g,白芷10g田七10g,葛根15g,白芍20g。主治治疗各种慢性头痛,偏头痛.如现代医学之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药物低温烘干,粉碎成细未,过细目筛.日服3次,每次3g,温开水沖服

83、前列腺生

一天3顿粥,(毫升)一小碗,吃8个月就正常了,薏米仁30克,红小豆10克,芸豆,紫米,糯米枸杞,山药。。

84、外用药酒方“灵仙止痛酒”

此药酒适用于各类疼痛,内服外擦,效果更加显著。灵仙止痛酒(外用)配方、雷公藤9克,川草乌5克,细辛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土蟞虫15克,白芷10克,骨碎补10克,威灵仙30克,青风藤10克,海风藤10克,羌活10克,草红花15克,川芎9克,全虫(蝎子)3克,蜈蚣3条。毫升52度到65度二锅头浸泡一周后取用。

85、外感和内伤引起的腰痛的方子

方中的八味药兼顾补肾、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搭配全面。治疗腰痛小方、骨碎补10克,补骨脂10克,藏红花1克,血竭3克,蟞虫粉10克,巴戟10克,威灵仙10-15克,独活10克。

86、风湿,脾虚寒,鼻窦炎

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本来闻不到香气的鼻子就闻到了香味,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效,

87、养心阴、养心神

操心就要耗费心血,心血亏虚的时间长了,就会继续深入,造成心阴虚。天王补心丸是既养心气,又养心血;既养心阴,又养心神,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养心药,是养心药里的王牌。

88、治疗和预防脑中风的小秘方

牛黄祛风汤:地骨皮10克、丹参10克,以上药物煎汤冲服牛黄或人工牛黄1克。如果热像明显的人还可以加3克竹沥水。平时吃一些核桃、山楂、三七粉也可以起到养脑、健脑的作用。核桃每天吃2-4个,食用过多会碍胃。每天还可以用5-6片山楂泡水,冲服三七粉1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ys/9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