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于19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由许兰氏和亨变压诺氏先后描述,故又名许兰-亨诺氏血管炎(Schonlein-Henochvasculitis)。本病属过敏性血管炎范围,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医院~年例住院患儿分析,男女之比为1.4∶1。以年长儿,尤以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周岁内婴儿少见,最小年龄3个月。以冬春季发病多,夏季少
01
小儿过敏性紫瘢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早期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不规则低热,乏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晚期症状:皮疹是本病主要的表现,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于臀部及上肢,也可发生于面部,躯干部罕见。皮疹的形态、色泽可有不同。初起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
一、症状
皮肤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皮肤表现非紫癜,或在皮疹出现前有其他系统症状者,易误诊。
发病可急可缓,以急性发病居多。多数患儿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不规则低热,乏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1.皮肤症状
(1)本病主要表现是出现皮疹。多密集分布于下肢远端及踝关节周围。其次于臀部及上肢,也可发生于面部,躯干部罕见。
开始时出现粉红色斑丘疹或小型荨麻疹,用手按压颜色退去。之后形成深色泽的红斑,红斑中心有点状出血,颜色由粉红色渐变成暗紫色,即为紫癜。最后紫癜可融合成片,变为棕色,消退且不留痕迹。
除此之外,还会形成多形红斑和结节性红斑。
(2)头部、眼睑、唇部、手足肾及会阴部皮肤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有时按压肿胀处有疼痛感。
2.消化道症状
常见症状是腹痛,发生率为三分之二,临床称为腹型。多为严重绞痛,多数发生于肚脐周围,少数发生在其他部位。四分之三的患儿会有压痛。
同时可伴有呕吐,之后可见血便,严重的为血水样大便。吐血较少见。
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偶见发生穿孔、肠梗阻及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3.肾脏症状
肾炎发生率为三分之一,年龄越小发生者越多。症状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临床称为肾型。
一般出现于紫癜后2~4周,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病情以轻者为多,重症可发生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和高血压脑病。
少数病例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压可持续2年以上。
4.关节症状
多发症、游走性关节痛或关节炎发生率约为二分之一。多出现在下肢关节,关节周围的皮疹者肿瘤更为明显,关节腔积液多呈浆液性,临床称为“关节型”。多在数日内消失,无变形等症状遗留。
5.其他症状
混合型病例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个别病例会发生肢体抽搐。75%患儿有脑电图异常,脑电图在6~20个月恢复正常。
重症病例可因心肌缺氧、缺血引起心电图暂时性异常。
偶见并发急性胰腺炎睾丸炎及肺出血的报道。
二、诊断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过敏性紫癜分类诊断标准如下
①典型皮肤紫癜
②急性腹痛
③发病年龄小于20岁
④组织切片示小静脉和小动脉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在上述4条标准中符合2条或以上,可视为过敏性紫癜。
三、病理改变
主要病理变化:毛细血管外的无菌性血管炎。小动脉和小静脉也会由此病变
其他病理改变:
1.皮肤损伤:主要见于真皮血管。可有急性炎症反应:血管周围见嗜酸细胞浸润及中性粒细胞。血管壁有间质水肿及纤维样坏死。红细胞经血管壁渗出,继而水肿,邻近血管的胶原纤维肿胀。重者呈坏死性小动脉炎。
2.肾脏改变:主要表现在肾小球,呈弥漫性或局灶性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局部纤维化和形成血栓、灶性坏死,亦可见新月型病变。
3.肠道改变:常见于肠道粘膜下,表现为显著水肿、出血。严重者会出现粘膜溃疡。
4.少数病例病变可涉及肺、心、胸膜和颅脑血管,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02
小儿过敏性紫瘢怎样治疗?
小儿过敏性紫瘢一般治疗
现今无特效疗法,以综合治疗为主。
一、一般疗法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上学的儿童有肾炎或胃肠道症状者,应休息到症状消失后3个月,方可返校学习。
发病前有细菌感染的,应用青霉素治疗10天。
应避免食用蛋白,尽量少渣半流。有消化道出血者:腹痛轻,大便潜血阳性改用流食;腹痛重,有肉眼血便者应该禁食。
注意寻找和避免过敏原。
二、激素疗法
因效果不佳,一般不采用激素治疗。
若激素对于肾脏病变无效,可以尝试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噙。或可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每次30mg/kg,于1小时内静脉滴入,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效还需观察。
伴有消化道出血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静点。症状消失后可改用强的松口服,总疗程为2~3周。
三、其他疗法
单纯皮肤和关节症状者,采用阿斯匹林减少关节肿痛。
尿激酶治疗紫癜肾病,减少纤维蛋白在肾小球的沉积达到利尿消肿的作用。用量为每次人~2万单,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0天。
静脉滴点维生素C、山莨菪碱有效率达92%。
小儿过敏性紫瘢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本病为邪热伤血所致“阳斑”,治法以清热解毒、闵凉血化瘀为主。
常用药方
加味犀角墴汤:丹参9g、银花15g、紫草9g、丹皮9g、生地15g、广角3g、连翘9g、没药6g
紫癜重加紫雪丹,每次0.3~0.6g冲服,便血加乌梅炭9g、地栓炭9g,另加三七粉1.5g冲服;恢复期加大枣、阿胶;病重者也可用红花、丹参、川芎等8注射液加葡萄糖液静滴。
03
小儿过敏性紫瘢应该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各种感染引起过敏性紫癜。
2、注意避免与致病原接触,如花粉、化学物品、油漆、汽油、尘螨等。不宜养宠物,避免与动物皮毛的接触。
3、防止肠道寄生虫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不吃不洁瓜果及水生植物。
4、房间保持通风换气,保证居室内空气清新。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6、痊愈3~6月后,才能注射预防疫苗,防止复发。
药店红宝书
专注门店精英成长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