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医院老年病科中医适宜技术

中药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提到中医治病,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喝中药,内服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此外中医治病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例如针灸(针刺和艾灸)、拔罐、刮痧、耳穴压丸、中药膏摩等。这些中医适宜技术在某些方面的疗效甚至优于中药,例如针灸治疗实性疼痛,艾灸治疗虚寒性疾病。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中药与中医适宜技术同用,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科已经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

一、中药膏摩

中药膏摩是将中药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上,再施以推拿按摩等手法,以发挥推拿按摩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药膏摩适用于:

1.筋骨疼痛:主治寒湿阻络、瘀血阻络导致的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筋膜炎、网球肘以及各类风湿、痹症等,骨损肿痛、伤筋。

2.脾胃虚寒:胃部隐痛,食欲差,饮食不佳,腹胀,便秘、大便不成形,腹泻,怕冷,手足凉,水肿。

3.月经失调:气血亏虚、寒凝胞宫、气滞血瘀患者,证见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痛经、经量过多或过少者等。

4.此外,对于中风偏瘫、痛风等其他脏腑疾病,中药膏摩疗法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二、温灸器灸法

温灸器灸:是利用专门工具灸器施灸的一种方法。用温灸器施灸,可以较长时间地连续给病人以舒适的刺激,且使用方便。

温灸器灸法可用于治疗:

1.寒性疾病: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所引起的关节寒湿痹痛、胃痛、寒疝腹痛、腹泻、痢疾、痛经、经闭等。

2.阳气不足疾病:阳气不足引起的腹胀、腹痛、纳差、大便不成形、双腿双足凉等,脱证和中气不足或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月经淋漓不尽、白带多、腹泻、水肿痰饮等。

3.气血凝滞之疾:常用于治疗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

4.防病保健: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延缓衰老。

三、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植物油、药液等调成糊状或制成软膏等,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常用于咳喘、腹胀、胸痛、腹痛、食欲差、关节疼痛、腹泻、喉喑、口疮、小儿遗尿等病症。

四、皮内针

皮内针又称“埋针”: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可以给穴位以持续刺激,减少反复针刺的麻烦,病人还可以自己手压埋针以加强刺激。

皮内针适宜:1.疼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胸痛、胃痛、胆绞痛、胁痛、腕踝关节扭伤等。2.还可应用于某些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哮喘、月经不调、面肌痉挛、遗尿、尿频、痹证等。

五、手指点穴

手指点穴:是医者根据不同的病情,用手指在患者体表适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上点、按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手指点穴具有以下作用:

1.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2.调和气血,濡养周身;

3.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4.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力;

5.扶正驱邪,调整阴阳。

六、耳穴压丸

  耳穴:是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的反应点或区。

  耳穴压丸:是采用药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耳穴压丸可用于治疗:

1.各种疼痛性疾病:可用于扭伤等外伤性疼痛,伤口痛,乳腺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疼痛,头痛、肋间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

2.各种炎症性疾病:中耳炎、扁桃体炎、胃炎、肠炎、盆腔炎等。

3.功能紊乱性疾病: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神经衰弱等。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

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糖尿病、肥胖症、甲亢等。

6.各种慢性疾病:失眠、便秘、腹胀、慢支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zl/1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