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教师如何做课题之二如何进行课题拟定与课题

教师如何做课题,课题拟定与课题淬炼

老师做课题是一个比较辛苦的事情,尤其是高中一线教师做课题更加辛苦,但是,老师要评职称、评学科带头人,评骨干教师、等等又是需要课题的。

很多老师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接触过课题、或者很少接触课题、或者接触课题也仅仅是参与课题、或者虽然是主持课题但是也有很大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朱根平老师针对教师做课题做一些简单的回答。

上一个内容针对老师怎么样做课题简单回答了一个问题,现在,就针对老师想选某些方面作为课题研究,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拟写课题名称,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简要回答。本文举出三个具体的例子加以解析。

一、比如——

你拟定一个题目叫做《通过文本细读提升学生……素养的策略研究》

1,你的标题题干里为什么有这个词:“细读”呢?

奥,原来是因为你发现了学生阅读却读得粗糙、肤浅、碎片、胡光掠影等等问题。

2,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呢?

你的解析是……

3,你标题中出现了“素养”,核心素养,那你说的阅读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

你是这样解释的……

4,提升阅读素养的策略研究,你说的策略是什么?

文本里面要回答“细读”。各种文体“细读”的“细”一不一样呢?细在哪里?不同学段一样吗?细之后会出现什么问题?要是细读了,时间够不够?时间不够怎么办?哪些要加,哪些要减?

这些问题要先想,想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深入开展研究。

二、再比如——

你有一个题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你这个研究者是什么角色?角色不同,则支持策略也不同。

“弹性”,针对的是脆弱、脆断、耐性的问题,你要弹到哪一步?调到什么程度?这是调适度的问题。那影响儿童心理的因子有哪些?家庭、学校、社会、伙伴、自己等等因素,你如何取舍?你的着眼点在哪里?

再说“实践”。这个实践,要怎么实践?哪些实践?要把背后的规律揭示出来,否则,就没有什么研究头。

这个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理解,那么,相应的就会有什么样的研究品质。

三、再举一个例子——

你发现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说明文的现象,感觉很头痛,因此,你决定开展关于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研究。拟定一个标题是《关于初中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说明文的研究》。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说明文呢?这个“为什么”是要条分缕析地,要有说服力。

仔细研究一下,发现是有的老师教学说明文学生不喜欢,还是所有老师教学说明文学生都不喜欢呢?

一调查发现,原来有很多老师上说明文,学生还是很喜欢的,那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老师上说明文呢?

因此,就老师方面来说,关于说明文教学,说明文的趣味、美感、条理、准确、生动、形象、实用等等,你都展现出来了吗?

至于学生方面,他们不喜欢说明文是什么原因,是所有学生都不喜欢说明文,还是初一、初二不喜欢初三学段喜欢?是不喜欢某些说明文呢还是对所有说明文都不喜欢?是对问题不喜欢还是不喜欢老师上说明文课堂的方式方法?等等,这个都要调查了解。调查问卷要好好设计,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条分缕析。

总之,教师做课题,要拟题目,题目往往就是一个句子,句子中的每一个词都是关键词,信息量不小,都需要琢磨、推敲,要确定它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要聚焦在问题上。这些经过仔细思考后,在针对问题做一些修改,最终敲定题目,开展深入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mmzc.com/jbzl/13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